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建筑业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经营时代,由于设计方与施工方经常由不同公司构成,在交底中经常出现信息丢失的情况,再加上工程分包等原因,致使特别在大型项目中的施工成果与设计初衷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使设计者的理念没有完全体现。而又由于工程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复杂节点处,设计、施工及钢筋、管道的排布和碰撞问题在传统施工方法中难以解决。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尖工程开始追求更高的质量、更短的工期、更复杂的外观、更精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绿色施工,传统施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此类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引进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本文借助BIM技术,可以快速搭建精细化管理平台,其核心价值如复杂节点的可视化指导施工、软件模拟施工流程与三维漫游、海量数据管理、工作协同、造价管控、二次开发等不断得到发挥,将有效地弥补传统工艺在大型工程的不足。本文运用BIM技术,选择具体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实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问题的研究与分析:1.运用BIM技术中的Tekla Structures软件,利用其在建模时数据库方面的完整性和开放交互性的优点,对复杂预制型钢混凝土节点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可视化技术与碰撞分析及钢筋三维排布优化设计,解决了在传统施工模式下型钢梁下钢筋连接的问题、柱主筋穿型钢梁难的问题及梁、柱上箍筋绑扎难的问题等,同时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碰撞和操作空间不足等问题。2.运用BIM技术中的Navisworks软件,其更偏向于施工中的应用,结合专业知识与现场经验,对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具体施工顺序进行了模拟,用三维动画的方式将施工流程完整呈现。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规避。3.运用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由于操作界面友好,操作功能更加全面,我们最后使用Revit对工程整体进行了模拟,运用可视化技术对复杂节点的施工问题进行指导,对节点的碰撞进行检测并生成碰撞报告,对预留洞口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对整体进行三维漫游,并通过统计进行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在造价方面更加简便、准确,解决了工程参与各方交底信息丢失和对工程了解不充分的问题,对各方参与工程的人员提供巨大帮助。本文通过使用BIM技术中的Tekla Structures、Navisworks、Revit软件,分别利用其侧重点及优势在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实例中的应用,解决了在传统施工模式中大量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工程建设在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等方面均有了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