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ACT干预共病抑郁的慢性疾病患者:可行性、效果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世界范围内,慢性疾病患者的人数持续增长,每年死于慢性疾病的人数超过其他疾病。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等特征。我国对于慢性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一直非常重视,降低重大慢性疾病过早死亡率也成为管理和治疗工作的重要目标。慢性疾病和抑郁症通常同时发生。抑郁症是一种心境低落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厌恶活动、思维兴奋或迟滞、注意力集中困难、易疲劳、并伴有内疚、无价值感甚至自杀倾向。抑郁作为慢性疾病患者常见的精神和心理困扰,影响病人的免疫功能和并发症,显著降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尤其是他们在面对治疗和日常行为方式的改变过程中会经历额外的心理痛苦,这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共病抑郁的慢性疾病患者的有效干预。慢性疾病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多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干预。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作为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被认为是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远程的网络化治疗有很大的机遇和前景。相比面对面的干预形式,网络化干预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灵活使用、低门槛可及性等优势。目前治疗抑郁症的网络化干预较为成熟,但很少有关注共病抑郁的慢性疾病患者网络化干预。因此,本研究从共病抑郁的慢性疾病患者的需求出发,聚焦于研发干预慢性疾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网络化ACT干预程序,检验干预的可行性、可接受性以及干预效果,进一步探讨干预起效的机制。本研究包括以下两个子研究:研究一的主要目的是开发网络化ACT干预共病抑郁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程序。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患者和医护人员,调查需求,然后编写干预脚本,脚本和内容呈现经过专家初步评估和修改,最终确定适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干预抑郁的网络化ACT干预小程序。专家的初步评估表明,该干预小程序可以显著缓解抑郁症状,同时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研究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网络化ACT干预小程序干预慢性疾病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和心理机制。采用前后测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确诊慢性疾病同时符合抑郁症临时诊断者作为研究被试,设置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以抑郁症状(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BDI-II)为主要结果变量,考察完成全部研究过程的被试的干预效果。以心理灵活性(Multi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Inventory,MPFI)、心理复原力(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作为ACT干预的次要结果变量,探索起效的心理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后测水平显著降低抑郁症状(d=1.99)、认知融合程度(d=0.28),以及显著提高心理灵活性(d=1.00)和心理复原力(d=1.43)。在1个月的追踪测试中,干预组在以上四个变量的效果与后测水平一样,都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2)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接纳承诺疗法核心过程,即心理灵活性、心理复原力在干预抑郁症状中的中介作用。得到结果:心理复原力在网络化ACT干预和抑郁症状中起到中介机制作用。本研究从网络化干预的初期开发到效果的检验、以及机制的探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干预技术路径,为今后网络化干预共病抑郁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干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网络化干预作为干预的一种新方式,还有更多可以探索的可能,我们的研究也有提升完善的空间。
其他文献
胆道系统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预后很差。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治疗以姑息性化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治疗靶点被识别,迅速改变了胆系肿瘤治疗现状。10%~20%的肝内胆管癌患者存在FGFR融合和IDH1/2突变。此外,其他通路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免疫、靶向联合化疗方案相关临床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此,本文概述了晚期胆系肿瘤的治疗现状,详细讨论其在化疗、靶向治疗及
期刊
<正>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居癌症发病率的第6 位,癌症死亡原因的第4位[1]。肝细胞癌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75%~95%),本文所讨论的肝癌均为肝细胞癌[2]。现阶段,肝脏移植是治疗肝癌的根治性方法之一,同时能够解决合并的肝硬化。然而,肝移植后的肝癌复发转移是影响病人远期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重点问题。
期刊
背景现有的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考核体系缺乏足够的激励效果,阻碍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而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单位的绩效考核方案包括“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两个过程,更能调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家庭医生助理和公共卫生医师两类人群在家庭医生团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目的 针对家庭医生团队中的家庭医生助理和公共卫生医师两类角色,构建基于签约服务费的家庭医生团队
期刊
本研究试图对数字时代胶片摄影的回归这一媒介复古现象进行解读。借鉴社会学家安·斯威德勒的“文化工具箱”理论,本研究将由多种类型媒介构成的集合视为一个可供爱好者们选择和调用的“媒介工具箱”,并由此呈现三类代表性群体的典型实践。研究发现,爱好者们打破了胶片的原初语境,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再阐释和调配,从而将其带入当下的社会交往与行动中。旧媒介在其中并非凭借技术特质或功能直接决定爱好者的相关实践
期刊
传播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TCUM)重点关注不确定性体验、健康决策的方式与意义,该研究以乳腺癌医患沟通为具体研究对象,将“时间-情感立场”作为一个关联因素引入该理论。研究发现:“时间”引发的“情感立场”会对医患不确定性认知、评价和决策产生差异,从而阻碍医患顺畅沟通。这样的发现也从实践层面提出了理解和消除“情感立场”差异对改善沟通、促进医患关系的现实路径。
期刊
牛顿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和独立于事物的,与此相反,莱布尼茨的成熟看法是:时空作为关系,是相对的。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的原因在于二人关于运动现象的动力学解释路径的差异。如果以“力”“运动”与“时空”三个概念的关系为线索,可发现:牛顿动力学中,“时空”先于“运动”,“运动”先于“力”;而对于莱布尼茨动力学,“力”先于“运动”,“运动”又先于“时空”。其自然的结果是:牛顿的时空作为原因,是绝对的;莱布尼茨
期刊
目的 分析针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VSD技术联合中药干预及个性化护理对其预后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84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清创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VSD技术联合中药干预及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情况(平均手术次数、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以及
期刊
报纸
报纸
当前门诊实录类短视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以B站账号“肿瘤医生赵东兵”为研究对象,认为门诊实录类短视频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和问题,并对这些风险和问题给出了规避方法,还对门诊实录类短视频未来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