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了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而推出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微利商品住宅,经济适用房的实施,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今,经济适用房已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房地产界研究的热点。但是,经济适用房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激发了不少社会矛盾。湘潭近年来逐渐从安居工程过渡到经济适用房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如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价格偏高、房源紧缺多数中低收入者难以购买等问题。这些问题违背了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初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迫切的要求我们对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思考。因此,对湘潭市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经济适用房政策运行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湘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建议。本论文包含四部分:绪论,简要介绍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理论研究现状、研究的实际意义和本文构想;第二章对经济适用房政策进行概述,包括经济适用房的概念和特征、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功能、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演变,并通过对域外住房保障制度的研究,从中得到启示;第三章以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湘潭的实施现状为例,列举了政策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政策存在的缺陷和弊端;第四章是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通过建与不建的思考,从总体上和各个环节上分别提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总结展望,说明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已经违背了制度建立的初衷,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总体上与住房保障的目标已不相适应,必须进行必要的可行的制度改革,才能切实有效地从社会保障意义上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