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佐拉·尼尔·赫斯顿被称为美国黑人文学之母。然而,在她所生活的年代,赫斯顿却倍受非议,长期被疏离。其中《他们眼望上苍》是其经典之作。从表面上看来,小说主要描述主人公简妮的三次婚姻生活;因其不符合时代政治社会主流,被理查德·赖特批评为“无主题,无信息,无思想”。然而,随着女性主义的崛起,《他们眼望上苍》在文学领域开始复兴。新历史主义认为任何文学作品与社会和历史都是相互建构的过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协合”是其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意指作家平衡、协调社会能量的过程。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其协合功能,艺术家就是商讨者。作为社会能量的一种运作方式,“协合”是在“颠覆”和“抑制”两种功能的动态关系中得以实现的。《他们眼望上苍》中对诸如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等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和抑制都无疑与“协合”相一致。小说通过主人公简妮的自我意识的实现来影响、感化、直至达到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广泛共识。因此,本篇论文意在通过分析赫斯顿的“协合”来展现文本中的社会存在,以及探讨其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主体商讨者是怎样“协合”这些社会能量,从而作用于社会的。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前言简述赫斯顿及其小说的地位、中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及研究结构。第一章分析《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对性别主义的协合。新历史主义把日常生活中诸如两性、性、家庭关系等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引入到权力斗争的层面上来,形成所谓的“微观政治学”意义上权力斗争,对此方面的“协合”也应运而生。本章主要是根据主人公简妮的婚姻和两性经历从两个方面加以详述:一是对真爱与和谐平等的婚姻生活的追寻,二是对话语权的追求。第二章阐述《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对种族主义的协合。政治权力斗争,尤其是种族之间的斗争,一直是倍受关注的主要权力矛盾冲突,对此方面的“协合”是现实而必要的。本章同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批判揭露种族歧视,二是弘扬赞美诸如布鲁斯和黑人英语等本民族非裔传统与文化。第三章分析了作为一名黑人女性的赫斯顿在小说中对两个协合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整合。结论重在指出其意义、局限性与启示。“协合”表现了作家的责任感和作品的复杂性。这一视角对《他们眼望上苍》所展开的研究必定会对赫斯顿及小说提供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