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纤维素基功能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t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由于自身亲水性强,可生物降解以及含有大量羟基官能团等特性,是理想的离子吸附材料。但由于细菌纤维素构效关系的影响,限制了其在吸附材料领域的应用,因此将BC纳米纤维膜与其他吸附材料进行复合得到细菌纤维素基功能性纳米纤维膜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本论文通过生物培养法制备出天然可降解的BC,并将其作为基底材料,以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和UiO-66-NH2为吸附材料与BC进行复合,分别制备出了两种不同的细菌纤维素基功能性纳米纤维膜,并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形态进行调控与表征,同时测试了两种材料分别对Fe3+、Cu2+以及Cd2+的吸附效果,探究了溶液p 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阐述。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生物培养的方法制备出天然可降解的细菌纤维素材料,利用PDA材料的仿贻贝特性使其负载在BC的纤维表面,制备出BC@PD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BC@PD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探究p H值和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阐述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BC@PD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Fe3+、Cu2+以及Cd2+溶液吸附的最佳p H值分别为3.0、5.0和6.5,吸附平衡时间为140 min,吸附量分别为110.57 mg/g、67.26 mg/g以及65.84 mg/g,而BC对Fe3+、Cu2+以及Cd2+溶液的吸附量分别为46.65 mg/g、15.87mg/g以及14.81 mg/g,负载PDA后BC对Fe3+、Cu2+以及Cd2+溶液的吸附量分别提升了137%、324%和345%。对BC@PD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进行模型拟合,拟合结果表明BC@PD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行为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较好,在等温吸附模型拟合中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更好,说明吸附主要由多分子层的化学吸附组成。最后,对BC@PDA复合纳米纤维膜重复使用性能进行探究,发现经过三个循环使用后,其吸附容量仍保持在50%以上,说明BC@PDA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能。(2)采用溶剂热法在BC表面负载UiO-66-NH2,制备出UiO-66-NH2/BC复合纳米纤维膜,并调控其晶体生长形态,探究不同生长形态的晶体负载在BC上制备出的UiO-66-NH2/BC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差异。根据SEM、TEM以及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分析得出加入乙酸作调控制备出的UiO-66-NH2/BC-3复合纳米纤维膜为最佳材料,对UiO-66-NH2/BC-3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UiO-66-NH2/BC-3复合纳米纤维膜对Fe3+、Cu2+以及Cd2+的最佳吸附p H值分别为3.0、5.0以及6.5,吸附平衡时间均为10 h,吸附量分别为127.27 mg/g、114.34 mg/g以及83.66 mg/g。纯BC纳米纤维膜对Fe3+、Cu2+以及Cd2+的吸附量分别为44.26 mg/g、36.50 mg/g以及20.92mg/g,与纯BC的吸附量相比,UiO-66-NH2的负载使得BC对Fe3+、Cu2+以及Cd2+的吸附量分别提升了188%、213%和300%。通过对UiO-66-NH2/BC-3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行为进行拟合发现,UiO-66-NH2/BC-3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相较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更好,而在等温吸附模型拟合中,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的结果更好,表明UiO-66-NH2/BC-3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是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的吸附。UiO-66-NH2/BC-3复合纳米纤维膜在经历过三次吸附-解吸的重复性能测试后,效率仍能够保持在50%以上,表明UiO-66-NH2/BC-3复合纳米纤维膜具备一定的可重复性能。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生物培养法制备出天然可降解的BC,通过对BC进行改性分别制备出两种不同的细菌纤维素基功能性纳米纤维膜,并对两种细菌纤维素基功能性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对Fe3+、Cu2+以及Cd2+具有较好的吸附性,且具有一定的可重复使用性能。
其他文献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近年来,由于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压拉比较低,严重限制了在主承力结构件上的应用,影响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轴向压缩断裂模式及其性能提升研究,进一步优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系统的作用效率,对于合理高效地提高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模仿大自然的缠绕仿生结构,设
学位
聚乳酸(PLA)作为一类重要的可降解的生物基新材料,有逐步替代传统石油基材料的前景,具有低碳、绿色、环保等显著优势,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目前PLA终端产品现已逐步应用于工业、民用、农业、医药等领域,前景十分广阔,但受其亲水性及耐热性差等缺陷,PLA面临染色技术受限、功能性衍生产品种类少等问题。而具有低熔点、低成本、可生物降解、结构可设计、溶解性能好、无毒害、可再生等优点的低共熔溶剂(DES)正逐
学位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消费水平的变化,童装需求呈现时尚化、个性化和科技化的趋势。如何将童装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助力童装款式设计走向数字化,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童装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爬爬装”为例,从款式结构特征研究入手,通过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建立爬爬装典型结构的参数化模型,并结合三维虚拟试衣技术数字化实现爬爬装的虚拟仿真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所示:(1)爬爬装款式
学位
淀粉在纺织经纱上浆中已广泛使用,但其对纤维的粘附性不足,淀粉浆液处于低温状态时容易老化,致使其在低温条件下对纤维的粘附性更差,难以满足经纱低温上浆要求。为了提升淀粉浆料在纺织经纱低温上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用Fe2+-H2O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两步接枝改性技术,在水介质中先后引发丙烯酸(AA)和丙烯酸甲酯(MA)与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两嵌段接枝淀粉(PAA-g-S-g-PMA),考察了P
学位
淀粉被认为是最丰富的多糖聚合物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领域。然而,天然淀粉的抗剪切性、耐高温性,形成的浆膜硬而脆。此外,淀粉具有较低的水分散性,会对淀粉浆料在纤维表面的润湿和铺展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淀粉与纤维的粘附,限制了淀粉的实用性。为提高淀粉浆料的使用性能,并为经纱上浆提供新型接枝淀粉浆料品种,本文首先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2-溴异丁酯淀粉(B
学位
脂肪酶作为最重要的工业酶之一,能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专一的进行多种反应,但是脂肪酶是水溶性酶,其底物通常为有机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这也就限制了脂肪酶的催化反应。添加表面活性剂又会给脂肪酶的回收带来困难。本课题结合大分子自组装技术和Pickering乳液技术,通过将壳聚糖多级组装将脂肪酶双重限域在油-水界面,有利于激活脂肪酶的催化活性,提高脂肪酶的循环使用稳定性,强化脂肪酶在油-水界面的催化反应
学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织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大多数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低于26.0%,在空气中极易燃烧,一旦燃烧很难熄灭,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因此,研究和开发阻燃织物对于提升其使用安全性和扩大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阻燃织物仍面临着环境友好型和耐久性的局限。一是应用最多的卤系、有机磷系阻燃剂阻燃整理织物,存在有害物质和富磷化,严重危害
学位
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对能源的重视,小水电和余压利用技术也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对小水电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问题也随之涌现出来,最突出的是水轮机的振动以及由振动导致的机组故障问题。对水轮机的振动进行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识别、故障诊断等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结论可以为掌握水轮机运行时所处的工况类型,对偏离最优工况或者机组发生故障时进行及时制止提供理论依据,可以有效的减少水电站的经济损失,避免故障
学位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及建筑工程等基础建设迅猛发展,大量成层土质边坡随之涌现出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时不得不把一些基础设施设置在计划开挖的基坑附近、靠近斜坡顶部或者斜坡上,从而引发工程安全问题。边坡一旦失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可见,边坡极限承载力问题一直是水利、岩土等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严重影响着边坡与临坡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性。目前关于成层边坡极限承载力科学有效计算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
学位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对开发利用磷脂酶A1的研究不断深入将对食品领域与生化医药工业产生重大影响。粘质沙雷氏菌磷脂酶A1基因pla A1下游有一段命名为pla S编码辅助蛋白的基因,该蛋白虽然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过程中不显示酶活力,却对宿主菌的生长状况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这种抑制作用鲜有报道。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磷脂酶A1辅助蛋白Pla S对宿主菌的抑制现象与机理,本论文在传统生物信息学分析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