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播效果理论视域下诽谤损害结果的证明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和法人的一项权利,在我国对名誉权保护的体系中,民事法律规范和刑事法律规范的保护是其中的重点。大众传播活动的开展无法避免具体民事权利与表达自由等权利之间的冲突,这类矛盾和冲突在处理名誉权纠纷,特别是诽谤诉讼中尤甚。作为确定法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诽谤诉讼中的损害结果更多地需要从名誉毁损事实等方面来寻找依据。但从目前法律规范、学术主张和司法实践来看,关于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如何判定的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一种通过公开传播诽谤他人招致名誉毁损的传播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这个过程必须考虑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就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如何判定的问题进行传播学解读,对推定或证明诽谤损害结果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首先,笔者从民事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和刑事犯罪构成角度对诽谤损害结果相关的立法规定和学说争议进行梳理。虽然我国民事、刑事法律规范已明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但学术界对诽谤损害结果判定问题的主张并未和立法规定完全一致。结合2015年~2019年期间257份(新闻传播)民事诽谤诉讼判决书、2014年~2019年期间151份刑事诽谤诉讼判决书的内容分析结果,我国司法实践存在诽谤损害结果推定滥用之情况。从传播学视角来看,推定诽谤损害结果的主张及司法实践是建立在对传播效果一定的假设之上的,即诽谤言论的公开传播会对当事人的名誉产生强大的、直接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网络诽谤事件中“反沉默螺旋”现象的频频出现,以及法庭上的第三人效果,传播强效果理论的发展研究又对这种直接影响的假设进行了否定和质疑。在对有限效果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按照传统传播理论基本要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四个方面分析诽谤传播导致名誉毁损结果的有限性。可以明确的是,诽谤诉讼中针对名誉侵权损害结果不证自明的事实推定有失公正。网络诽谤日益猖獗,日本传播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网络诽谤解释》中关于情节严重的“数量标准”相契合,且体现在司法适用之中。通过对传播性理论和“数量标准”进行分析,为平衡名誉权和大众传播言论自由,应当严守对诽谤损害结果的证明,可适当适用传播性理论并结合实质诽谤传播影响对诽谤损害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在诽谤诉讼中,针对损害结果应当严格适用证明之法。借鉴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笔者绘制出诽谤传播过程模式图,佐证诽谤传播能否产生具体名誉毁损事实是包含诸多因素和复杂步骤的传播过程。诽谤传播带来的名誉毁损更多地涉及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因此,在完善“证明损害结果”立法规定、司法解释的基础上,重视传播规律,可尝试借助社会科学研究考察诽谤传播活动带来的名誉损害事实。
其他文献
在辽东山区段生态位分异的受胁群落的恢复与保护中,多采用封育与优化技术,这其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与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自然恢复与保护过程中不同封禁模式为对
在单元制火电机组运行方式中,大容量火电机组普遍采用双背压设计,在现场运行中存在高、低背压凝汽器,两个凝汽器运行 水位的调整关系到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在正常运行
资产管理公司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性质上它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此,这就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必须需结合自身发展经营的实际状况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
为了探求土地财政对社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本文结合相关经济理论和土地财政的起因,分别构建了土地财政对社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单独的影响模型和系统的影响,并从分税体制改
植物群落的节约是营造节约型园林最重要的方面。结合南阳市龙祥世纪家园社区的生态景观绿化设计,对节约型植物群落在保障性住房社区中的优化配置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总结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