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IP通信网QoS的研究与仿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未来的通信业务都希望承载在IP网络之上,Internet将逐步由单一的数据传送网络向数据、语音、图像和实时等媒体信息的综合传输网络进化,那么如何在网络中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质量保证则是一个关键性课题。试验通信网作为航天试验靶场的专用通信网络,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试验IP通信网中QoS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论文首先介绍了QoS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对QoS服务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环境,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区分服务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现技术。然后,概述了试验通信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构建了试验IP通信网的整体架构,分析了其QoS的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化的基于区分服务体系结构的试验IP通信网QoS模型,该模型按照区分服务体系结构进行网络部署,可以在网络中实现区分的服务,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另外,论文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内容重要性和业务类型的两级排队调度算法,该算法重新定义了区分服务代码点,在路由器中,根据设定的区分服务代码点的值进行两级排队,一级排队区分业务的重要性,二级排队区分业务的时延敏感性,传输中要优先为重要业务提供服务,当拥塞发生时,首先丢弃一级排队中重要性最低且时延不敏感的数据包,而重要任务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带宽,保证了重要任务的服务质量。最后,利用OPNET仿真软件对常见队列调度算法、试验IP通信网QoS模型及改进的调度算法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实验表明,试验IP通信网中应用QoS模型可以极大的提高网络性能,该方案是可行且有效的,为今后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流量矩阵描述的是整个网络中源、目的节点对之间的流量大小。流量矩阵是网络监测、网络流量工程、网络计费等应用的重要输入。传统网络的流量矩阵测量主要是通过链路负载等信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McWiLL (Multi Carrier Wireless Information Local Loop,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配变监测、负荷控制等智能配电网的业务接入领域。McWiLL电力专用终端是实现配电和营销等核心业务自动化、智能化与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它是完成相关电力业务接入功能的实体,其性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电力通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组网方便迅速、便于实现全球无缝链接等众多优点,是实现通信全球化和个人化的重要手段,由此,20世纪以来它的发展一直受到极大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使用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节点定位技术是其中重要技术之一。现有提出的定位算法大致可分为基于测距的算法和非测距的算法,基于测距的定位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LDPC)码作为一种高效的纠错码,具有良好的性能,其克服了其它纠错码的缺点,是目前发现的距香农限最近的信道编码。LDPC码自从被
车载自组网(Vehicular Ad-hocNetwork,VANET)协议通常采用分层结构。每层进行单独设计,层与层之间通过明确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来实现信息的交互。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灵活
天波超视距雷达具有超视距探测、远距离通信、预警时间长和反隐身等优点,在当今世界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领土监视预警、空间探测、气象预测、导弹精确制导等,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
在多agent系统(MAS)中,agent通过结盟的方式进行协商合作,是处理复杂分布式智能控制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合理有效的形成均衡的联盟,并保证联盟趋于稳定,是联盟形成的重要课题,也
协作通信系统利用网络中的单天线终端形成虚拟天线阵列,通过其它节点的协作传输实现分集,能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协作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可以建模为瑞利块衰落(Block Fading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