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血红素与环糊精及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1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氯化血红素水溶性差,遇光、氧易分解这一缺点,本研究利用β-环糊精对其进行包合,形成氯化血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特殊结构,能与结构和性质适合的化合物形成包合物以增加其稳定性和水溶性。本文采用微波法制备包合物,并以包合率为指标测定了最优化的工艺条件。通过紫外,红外光谱鉴定了包合物的形成。本论文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氯化血红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氯化血红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静态荧光淬灭作用;得出了反应的结合常数K=2.48×10~7L/mol、结合位点n=1.25;根据F 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位置距离牛血清白蛋白212位色氨酸残基0.99nm;使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氯化血红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本论文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胆红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胆红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静态荧光淬灭作用;得出了反应的结合常数K=4.9×10~4L/mol、结合位点n=0.74;根据F 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位置距离牛血清白蛋白212位色氨酸残基2.12nm;使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胆红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其他文献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且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微生物,其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占小
中国教育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农村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村小学的教育则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未来发展。综合素质才能体现
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tein,RNP)是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der antigen,ENA)组成之一,属于小核糖核蛋白(small nudear ribonudeoprotein,snRNP)家族.RNP抗原由多种
一、研究背景蜱媒病是一种由蜱传播的人兽共患病,蜱传病原体包括立克次体、无形体、埃立克体、疏螺旋体、巴贝西虫和病毒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包括新种、新
含顺倾软弱层的节理岩质边坡在外部扰动作用下极易失稳,进而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开挖不仅直接降低了开挖面周围的支护力,还会引起边坡的应力重分布、应力分异、应力集中等效应,已经成为目前触发滑坡的常见因素。本文以戒台寺II边坡为工程依托,对开挖作用下含顺倾软弱层的节理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既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高密度电法与钻探法相结合,查明了边坡的结构特征;通过现场节理
完善、充分的营养供给在头颈部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已有时日。但是,对头颈部癌患者的营养学处理往往是理论多于实践,即文献讨论较多而
绿色、高效地开发利用CO2,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螺旋结构金属配合物,尤其是螺旋结构稀土功能配合物,其作为一种仿生模型由于其具有独
目的探讨颜面部外伤的处理体会。方法115颜面部外伤进行清创缝合术,并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115例患者术后全部达到一期愈合,无明显的瘢痕增生,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缝合处无牵拉
【摘要】本文从友谊的历时性考察角度出发,阐述了吉登斯现代性思想对这一课题的启示,认为友谊从前现代到现代历经了两点重要变迁:一是不同主体驱动下的制度化到去制度化,二是期望
在现代工业生产活动之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厂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现就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活动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