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视角下博鳌亚洲论坛报道比较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媒介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窗口,它对于博鳌亚洲论坛的传播方面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选取中国的《经济日报》和英国的《金融时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比较两份具有典型代表的报纸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议程设置的共性与差异。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两报都侧重政经类新闻报道,擅于引导舆论,强化受众对该论坛的认知。同时,两报报道也表现出一定差异性,《经济日报》在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主题、报道内容、报道消息来源方面比《金融时报》更丰富、多样,而《金融时报》在报道向度上比《经济日报》观点多元。通过对两报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差异性分析,系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既有宏观的外部因素,在东西方文化与传播环境差异的大环境下,两报所处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以及文化氛围,也有媒介内部因素,包括媒介组织、新闻生产流程、新闻从业人员等。虽然宏观环境新闻报道影响较大,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媒介内部因素。在对两份报纸关于博鳌亚洲论坛的报道分析上,《经济日报》报道呈现主动性强、来源广,内容丰富、形式多,体裁多样、导向正等特点;《金融时报》报道具有短小精悍、时效性强,注重图文、观点多元等特点。此外,两报报道也存在不足之处,《经济日报》会议报道多、内容严肃呆板,报道内容杂、报道深度不足,缺乏平民视角、报道声音大同小异;《金融时报》主题范围窄、报道投入不足,负面报道居多、传播环境有待改善,认知度不高、议程设置发挥有限。因此,为了改善传播效果,《经济日报》可加强报道策划,提升报道深度,丰富报道视角;《金融时报》则需加强报道投入,正确引导报道向度,提升受众认知。同时,两报还可以通过新闻稿件的共享,举办媒体交流等形式,在报道上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其他文献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技术时代日益成为虚拟时代,虚拟化而致虚无,虚无使人自由,而以虚无为根的自由让人无法担当。在技术时代,人类生活世界产生巨
背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加。众所周知,THA术后常伴有显著疼痛,如何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
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日本的经济开始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由于自动化及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社会各行各业对于软件的需求也有显著的增加。加之日本国内劳动力昂贵,软件市场规
在国家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以新乡市xx中学为案例,利用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状况。结果表明:国家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深化网络学习应用。作为推行这项工作的落脚点之一的高中,在深化教育教学信息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但在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一些不足:仍然存在教师认识不到
新婚姻法增加了"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的规定是我国的立法突破,反映了法律界长期以来的呼吁及民意所向。但这一法律规定,在实践操作中却存在些许问题,本文试从夫妻忠实义务的内涵
当前信息经济蓬勃发展,促使传统行业产生了深刻变化。信息经济对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信息经济对江苏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利用改进的C—D函数建立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