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加工型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2013年对南疆巴州和静县、和硕县和北疆沙湾县安集海镇加工型辣椒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情况调查,发现细菌性叶斑病在南北疆加工型辣椒上发生普遍而严重,对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且有蔓延和加重的趋势。本研究对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其种属及遗传分化,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分析病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筛选出有效抗菌化学药剂,为病害的准确诊断和高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经调查发现,辣椒细菌性叶斑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率15%左右,椒果期田间发病率为1~53%,个别重病田发病率高达100%,至少造成20%~30%减产损失。从南北疆加工型辣椒分离出96个菌株,经菌株形态学鉴定、辣椒致病性测定、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化性状测定,选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和rpoD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南疆病原菌鉴定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北疆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测定病原菌P. syringae pv. syringae的部分生物学特征和寄主范围。结果表明,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为BPA培养基;25℃~30℃为适宜生长温度,最适温度为28℃;适宜在pH6.5~8.0环境中生长,最适pH值为7;病原菌在1%NaCl浓度下生长良好,但浓度大于4%NaCl生长受抑制。人工接种能侵染番茄、茄子、马铃薯、黄瓜、四季豆、白菜及萝卜等16种蔬菜植物。对南北疆菌株进行16S rDNAPCR-RFLP、16S rDNA序列测定,解析其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揭示南北疆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特征,明确其亲缘关系。通过室内平板抑菌和盆栽试验对9种杀菌剂的防病效果进行了测定和筛选,室内平板抑菌效果为:可杀得2000>乙酸铜>链霉素>志信101>红星-2氢氧化铜>志信2000,可杀得2000和乙酸铜的抑菌率可达到97%以上,EC50值分别为5.954mg/L和7.439mg/L。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发病前保护性喷施各药剂的防病效果(43.34%~80.84%)优于发病后治疗性施药(12.35%~49.54%),其中可杀得2000和红星-2氢氧化铜的防治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重视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方面的科学创新,同时适度合理的课堂评语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也是非常适用的。为此,本文从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评语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评语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评语 运用 问题 方法  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的基础课程。新课改要求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其文化水平。小学生
褐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噻嗪酮和吡虫啉是控制其为害的主要药剂。因此,开展针对这两种药剂的抗性研究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褐飞虱吡虫啉选
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都要求教育的改革以此为导向.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教育界极为重视的研究课题,以新课改为背景,在教学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各学科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中段的起始年级——三年级的阅读课该怎样上,有些模糊不清,不知该怎样把握。那么,如何在三年级的语文阅读课堂上实现由低段向高段的顺利过渡,又不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呢?笔者通过认真学习、思考和实践,逐步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课 教学  要想研究三年级的阅读课怎样上,就必须先明确三年级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什么。明确了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