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性纳米凝胶的光子晶体传感技术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含水性,在生物医学和无标记传感器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规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往往较差,从而限制了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进一步应用。目前,研究人员基于能量耗散机制提出了多种改善水凝胶机械性能的方法,如添加纳米颗粒交联剂、引入第二重水凝胶网络或设计拓扑结构水凝胶等。虽然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水凝胶的机械性能,但这些水凝胶在达到溶胀平衡时其机械性能仍会大幅度降低,且在遭受形变后容易疲软,难以自发恢复至初始状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以提高水凝胶的机械性能为主要目标,通过对聚合物网络进行设计,制备了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灵敏响应性能的新型水凝胶。光子晶体是一种能够将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形态变化转换为光学输出信号的光学元件。基于此,本论文将光子晶体与上述的新型水凝胶相结合,构建了一系列操作简单、响应灵敏和信号可视的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进一步探索了薄膜在力学传感和化学传感领域的新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二章中,以丙烯酰胺为单体、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凝胶(NGs)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种具有高弹性和高强度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NAG)。这种水凝胶的溶胀率高达5500%,完全溶胀平衡时的拉伸率可达1500%。该水凝胶还具有优异的抗切割与抗压缩能力,且发生高水平变形后的水凝胶可在外力释放后立即恢复至初始状态。此外,改变单体的种类还可获得具有不同刺激响应性的纳米复合水凝胶,进一步扩展了水凝胶的应用范围。(2)第三章中,将NAG水凝胶与SiO2@PS光子晶体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具有机械变色能力的光子晶体水凝胶(PCNAG)传感器。该传感器以光子晶体为信号转换元件,水凝胶为刺激响应性单元,将外力的变化转换为裸眼可视的光学信号并予以输出。在拉伸水凝胶的过程中,PCNAG传感器的衍射波长随着拉伸率的增大而蓝移,其宏观结构色也随之由红色变为蓝色。而且该传感器在多次循环拉伸后其力学性仍能保持稳定,展现出优异的循环利用性能。通过调控SiO2@PS纳米颗粒的粒径或水凝胶的组分,可获得不同变色范围的PCNAG传感器,这种新型材料可能为发展便捷的视觉机械变色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3)第四章中,基于铀酰离子(UO22+)与酰胺基和羧酸基之间的螯合反应,设计了一种能实现可视化监测和去除UO22+的二维光子晶体水凝胶(PCNAAG)传感器。该水凝胶具有优异的溶胀性能,在25℃时的溶胀率可高达8000%。当PCNAAG传感器与UO22+反应时,UO22+会与水凝胶骨架上的氨基、羧基官能团结合形成四配位或六配位的稳定螯合物,引起水凝胶收缩,导致水凝胶中二维光子晶体的纳米颗粒间距减小,德拜衍射环直径增大,传感器的宏观结构色蓝移。通过观察PCNAAG传感器的德拜环直径变化或结构色变化可实现UO22+的分析检测。这种传感器信号稳定,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可再生性,对UO22+的检测范围为50n M-100mM,最大吸附量为1213.25 mmol kg-1,并对实际水样中UO22+的可视化检测和去除展现出良好的结果。
其他文献
酰胺(RCONRR″)类化合物在许多天然产物、农用化学品、多肽、聚合物、蛋白质、生物活性系统和功能材料的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化合物也是合成其他重要分子如复杂胺类和杂环类的中间体。因此,酰胺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研究实验室中应用最广泛的反应之一。近年来,酰胺类化合物的高产率与原子经济性合成引起科研领域的高度重视。传统合成酰胺的方法涉及到羧酸和胺的偶联,该方法往往需要化学计量活性试剂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并
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的跟踪是一个兼具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一直被众多研究者关注。近年来,目标跟踪领域出现了迅速的发展,优秀的方法不断涌现,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算法是一种利用特征相似度度量进行目标跟踪的方法,它成功的将离线训练带入目标跟踪领域,获得较高的跟踪速度。其中,区域推荐孪生网络算法(SiamRPN)取得了跟踪精度上的突破,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基于
微量掺杂作为一种有效的氧载体改性方式近来被广泛研究,然而其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探究了低含量铜掺杂对化学链过程中甲烷还原铁基氧载体的反应动力学和碳形成的影响,并初步评估了低含量镧掺杂的动力学效应。与未掺杂的Fe-Zr氧载体相比,Cu掺杂使得原有氧载体的XRD衍射峰发生了轻微的红移,这表明Cu原子掺入引起了物质的晶格变化,2%Cu样品中
车辆的互联化、自治化、共享化和电动化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ICV)的出现,智能网联汽车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功能损坏、信息泄漏等一系列危害。传统的危害分析方法(如故障树等)只关注组件故障,忽略了组件之间异常交互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因此无法对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进行危害分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
工况识别是实现生产过程稳定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的关键。在工业现场中,异常工况出现概率较低,类别不均衡现象广泛存在。同时热工时序数据还有多变量、大滞后、强耦合等特点,不均衡数据下的工况识别任务难度很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形成一种基于核策略与深度学习的不均衡分类算法,可有效解决复杂工业过程工况识别中的不均衡多变量时间序列分类的问题。本文算法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判别器部分,主要由基于核空间
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属于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是引发多种疾病的病原体,如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及胰腺炎(pancreatitis)等。被CVB3感染的组织中会出现细胞坏死性破裂,这也是引起病理性炎症的主要原因。早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由于无人机具备部署灵活、移动性强等优势,使其成为了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用户对网络传输速度以及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一些用户数目激增的特定区域,例如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现场,传统地面基站往往不堪重负,而增加基站的铺设又会大大增加运营商的成本,产生不必要的开销。此时利用无人机搭载微型蜂窝基站飞行在区域上空去辅助地面通信基站对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促使二手车行业规模扩大。目前,线上二手车平台逐渐成型,但无法保证人们安全、可靠且经济地选购到合适的汽车。二手车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汽车信息较为基础,不包含汽车的实际驾驶性能说明,用户需要通过实地试驾来感受汽车的实际性能,没有一套通用的方法实现对汽车性能的评估和比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二手车设计了试驾性能评估系统,根据行驶数据远程实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变异的细胞会不受控制地生长,当它们聚集成块时便形成了肿瘤。随着肿瘤区域中实体瘤的过度生长,远离血管的内部细胞中的氧气消耗量远远超出了其血液供应量,这就造成了肿瘤内的缺氧环境。而肿瘤细胞为了适应这一环境,会改变自身代谢甚至基因转录过程,从而满足生存需求。因此,利用肿瘤细胞中缺氧环境诱导的细胞内变化来对肿瘤细胞进行成像,对于肿瘤的诊断和后续治疗十分重要。迄今为止,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逐年增加以及工业发展带来负荷特性变化,源-荷两端不平衡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对电网调峰及调频造成巨大压力。电池储能具有快速响应、易于控制与双向出力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调峰及调频场景。现阶段的储能应用多针对单一应用场景,而协同场景的运用对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提升储能利用率以及提高运行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调峰调频协同场景,研究储能选型方法,综合考虑经济性与技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