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张三丰传说的本土化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道教比较有名望的“神仙”,同吕洞宾一样,全国许多省份都有张三丰传说流传,如内蒙古、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这些分布于全国各省的张三丰传说从整体上看构成了一个中国张三丰传说圈。贵州作为中国张三丰传说圈的一个点,大量流传的张三丰传说形成了贵州张三丰子传说圈。但贵州并非张三丰传说的发源地,而只是传入地之一。张三丰传说传入贵州经几百年传承至今,现已深深打上了本土化烙印。笔者将张三丰传说置于传播学的视野下,对其本土化进行研究,试图探析张三丰传说的传播要素、传播的动力机制及其本土化的表征。文章的框架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来源与学术价值,学术史概述和所用的理论、方法与学术目标进行了交代。中国的传说研究已有几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张三丰传说也流传甚广,但张三丰传说的研究却涉足甚少,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张三丰传说进行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所以笔者大胆一试,希望此研究能为民间文艺学的理论添砖加瓦。完成此论文,笔者主要用了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和文献法、田野作业法、比较分析法及历史学的方法。正文部分涵盖贵州张三丰传说本土化的语境、贵州张三丰传说本土化的类型及其特征、贵州张三丰传说的传播和贵州张三丰传说本土化的表现四章。第一章,笔者对自然地理环境、民族的历史概况和文化概况等促成张三丰传说传播的语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笔者对本土化了的贵州张三丰传说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总结;第三章,笔者对张三丰传说在贵州的分布、张三丰传说的传播要素和传播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概述;第四章,笔者主要论述了贵州张三丰传说本土化的表征,主要包括叙事语言的本土化、传说内容要素的本土化和张三丰信仰的本土化三个方面。通过将张三丰传说置于传播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为张三丰传说传入贵州提供了客观条件;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相互作用是张三丰传说能长期传承的内在原因。张三丰传说传入贵州的过程中,传者与受者之间共同的知识越多,传播引发的变异就越小,传播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张三丰传说发生变异,出现本土化现象,是民间传说的特性决定的,是张三丰信仰的结果,也是多民族文化认同与交融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天水卦台山伏羲民祭仪式为研究对象,在前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田野作业,从前人较少涉及的卦台山民祭仪式角度,特别是仪式的展演过程入手,较为系统地描述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哮喘发作常伴有反复发作的咳嗽、气促、胸闷和喘息等症状,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肺功能、呼吸功
通过对我国氯化钾、硫酸钾生产技术进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钾肥产业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彰显我国钾肥在国际钾肥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葡萄采收后至落叶前既是光合作用的高峰期,也是根系生长的高峰期。采后葡萄新梢成熟好,植株入冬前的抗冻锻炼就越充分,抗寒能力也就越强。因此,为保证葡萄第二年能持续丰产、稳产
报纸
葡萄采收后保护叶片,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对增加树体的贮藏养分有重要作用。$$ 施好采后肥。果实采收后,在结果多、树势偏弱的情况下可施速效性氮肥,以增强后期叶片光合作用和
报纸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每堂课都应从适当的课堂活动开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的,为新课堂铺平道路。作为校本研究,本文以西安外国语小学为例,重点研
最近给学生们上“正确看待比较”这一主题心理课,感触颇深,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总结如下。首先,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就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而言,因为高中生正处于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原始资料出现的数据缺失现象对提高预测精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基于低秩矩阵补全理论的缺失负荷数据恢复方法。通过分析电力负荷数据的低秩性特点,基于线性
<正> 在求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运算中,如能灵活,准确地运用“倒代换”x~n=1/t(n=1,2…)常使问题很快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