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RP筋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大范围旧建筑的拆除也相应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废弃混凝土量逐年增加,如何处理废弃的混凝土等材料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另一方面,钢筋锈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和剥落,降低结构的承载力。综合以上两个方面,考虑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绿色环保作用和GFRP筋的耐腐蚀、轻质等特性,本文提出将两者结合制作再生骨料GFRP筋混凝土构件,研究其用于实际工程中的可能性。对于GFRP筋再生骨料混凝土构件,GFRP筋与再生骨料混凝土两者之间能否具有良好的粘结锚固性能是协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分别对天然骨料和再生骨料进行了基本物理性能的测试,包括: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等;然后按照0%,25%,50%,100%替代比例配制C20低强混凝土、C30中强混凝土和C50高强混凝土,然后进行了78个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36个试件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考虑GFRP筋表面特征、混凝土强度等级、再生骨料替代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对96个150 mm×150 mm×150 mm尺寸相同的GFRP筋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通过试验研究GFRP筋与再生骨料混凝土拉拔试件的破坏模式和受力过程,探讨粘结机理和影响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粘结滑移过程中极限粘结强度等基本变量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GFRP筋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比与普通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低,且随着再生骨料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非线性降低;低强度C20组下降比例高于中强度C30组和高强度C50组,C20组最高下降比例为37.6%。GFRP筋与再生骨料混凝土之间的极限粘结强度随着筋材直径的增大呈降低的趋势。通过ABAQUS采用分离式模型建立了GFRP筋再生骨料混凝土拉拔试件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弹簧单元对GFRP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粘结-滑移过程峰值拉拔力等变量的情况,并与本文中试验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GFRP筋再生骨料混凝土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GFRP筋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粘结滑移基本变量的分布情况和受力过程。GFRP筋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方向呈现不均匀分布的规律,应力值从自由端到加载端逐渐增加。在本文试验以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综合考虑GFRP筋表面特征、混凝土强度以及再生骨料替代比例等因素的GFRP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和混凝土保护层设计建议,为有关规范的编制提供依据。对比分析已有的几种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将本次试验结果与高丹盈连续曲线模型值比较,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很小,加载端比自由端拟合更好;相对上升段而言,下降段与理论模型也吻合更好,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
其他文献
光学微腔传感器是当前微型光机电系统(MOEMS)器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和性能优势,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无论是在国防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都会有
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被认为是一种多才多艺、很有前景的生物催化剂,在制药、食品、化妆品、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CRL商品酶主要由野生型菌
21世纪以来,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工业化程度日趋完善,使人类面临着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可持续能源和绿色能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
2,4-二氯苯酚是重要的精细化学品,也是合成农药、除草剂及染料的关键原料。传统工艺通常采用苯酚与氯气直接反应制备2,4-二氯苯酚,但只有不到50%的氯原子进入产物,其余氯原子
基于稀疏模型和图嵌入的特征选择模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被广泛应用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众多领域。研究表明,在特征选择模型中利用稀疏约束和图嵌入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可靠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在各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生物特征识别得到了快速发展,虹膜识别技术因具备众多优点成为热门研究之一。
保角变换(共形映射)是复变函数论的最重要概念之一,它是从物理学中产生出来的,并在物理学的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保角变换成功地解决了物理学方面中的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信息终端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大量信息的产生和传播,用户想要从大量数据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很多电子商务网站使用了针对用
小型义齿数控加工的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对于保证义齿加工的效率和精度具有非常重要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相关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水平较低,从国外购入成本非常高,而且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