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合成类水滑石分离模拟放射性核素及其固化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c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普遍认为“分离—固化—深地质处置”是切实可行的高放废液处理处置方案。本文利用类水滑石层板金属阳离子的可调控性,采用实时合成类水滑石的方法去除分离含有单个放射性核素的模拟废液,运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实时合成类水滑石分离去除放射性核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Pb(Ⅱ)去除分离最佳条件为:室温下反应时间60min、pH=9.5、n(Mg/A1)为4:1、Pb(Ⅱ)的初始浓度为50mg/L、室温晶化10h,此时Pb(Ⅱ)的去除率可达99.45%;Sr(Ⅱ)去除分离最佳条件为:室温下反应时间为60min、pH=10.5、n(Mg/A1)=3/1、Sr(Ⅱ)的初始浓度为40mg/L、室温晶化12h,Sr(Ⅱ)去除率可达94.38%;Nd(Ⅲ)去除分离最佳条件为:室温下反应时间为30min、pH=10.5、n(Mg/A1)=2/1、Nd(Ⅲ)的初始浓度为80mg/L、室温晶化12h,Nd(Ⅲ)去除率可达99.80%。XRD分析上述最佳条件下合成所得产物,其类水滑石结构衍射峰明显,未出现其它杂峰,说明放射性核素较好的进入到了类水滑石的板间结构中,达到从废液中分离的目的。本文还以Sr-Mg-Al类水滑石、Mg-Nd-Al类水滑石为前躯体冷压成型后,经不同温度煅烧形成尖晶石。通过分析煅烧产物物相,发现经1100℃煅烧后,放射性核素能够更好的包容或是嵌入到岩石晶格中去。浸出率研究结果显示,尖晶石岩石具有良好的抗浸出性能,并且放射性核素浸出率随时间延长而减小。
其他文献
《释序卦》曰:"三才之序,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圣人之道,周万物而济天下,则万物复附于圣人,与天地相似,是以万物盈天地,圣人之道,亦盈天地。物尽则圣
稀土多元素螯合肥是河北省沣田宝科技有限公司首创产品,含有果树需要的15种元素(不含氯),大量元素氮、磷、钾含量占30%~38%,中微量元素占16%,其中还含有稀土添加剂、螯合剂和适量的有机
本文基于12C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观点,在多重散射的Glauber理论框架下,研究P ? 12C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和极化量。基本输入量为:在考虑自旋效应的情况下,利用通过拟合实验数据
多数托卡马克装置上的实验表明,ICRF波加热是最有效的加热方法之一,它也是大多数托卡马克装置采用的和ITER反应堆将采用的加热方案。ICRF波加热主要是通过调节波频率以改变共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保险企业退出市场尤其是被宣告破产,将成为我国保险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及其经营的特殊性,为维护投
目的:通过比较独活不同提取物对H2O2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药理活性最强的提取部位方法:以回流提取,溶剂萃取及硅胶柱层析方法得到独活不同提取部位预保护6 h后与
37Ar是地下核爆确定的、明确的指示剂,目前已经被CTBTO确定为现场视察的核查核素,37Ar核查方法是现场视察中重要的技术保障之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研制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和文明带来巨大的灾难。由于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震前防御和震后救援工作,是目前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最有效的方法。遥感是20世纪6
本文首先介绍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提出冲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供有关人员参考。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氟对人体的健康有利也有弊,短时间、小剂量应用于机体会使免疫功能增强,长时间、大剂量感染氟时,则会使免疫功能降低。本文对氟化物的危害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