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中期以降黄老思想的分化与转变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曾在西汉初期盛极一时,却在武帝推行董仲舒的新儒学后失去政治上的主流地位。毫无疑问的是,盛极一时的、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这一思潮,绝不可能一夕之间消失,它在社会生活上、思想文化上甚至政治上必定还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也会随之产生转变与发展。许多学者简单地将这一时期的黄老思想理解为黄老道的思想理论,必须承认的是,这一时期黄老思想的主要传承者是方士,黄老思想与神仙思想的结合也是这一时期黄老道学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但这一点绝不是黄老思想在西汉中期以后全部的发展方向。同一时期,许多儒士也受到黄老思想的巨大影响,他们继承了道家思想中旷达的自然观,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时代选择薄葬;他们吸收并改造了黄老自然哲学中的宇宙生成论和元气自然论,以黄老哲学中简约理性的思想去对抗繁琐虚妄的儒教神学,使被继承并改造了的黄老思想在东汉的社会批判思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黄老思想发生了向修道理论与批判思潮两个方向上的转变。黄老思想向神学迷信的修道理论所发生的转变,体现在它和神仙思想的结合上:老子的形象从长寿老人逐渐神化为神明,在东汉社会成为世人祭拜的对象;社会上养生风气和修道风气盛行,修道长生的方法与黄老怡神养生的理念也互相融合补充;对《老子》的注解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神仙学的内容,把充满哲思的道家典籍逐渐改造为修长生道的方法理论;《太平经》以黄老的自然论和修养论为基础,建立起早期道教的修道理论,这些都是黄老思想与神仙思想碰撞融合的表现。促成二者合流的原因,与黄老思想在政治舞台的失势、方士集团在武帝时期的壮大以及二者思想理论层面的历史渊源等都有关系。黄老思想向理性思辨的社会批判思想所发生的转变,体现在儒士对其自然哲学的吸收和改造上,也体现在士人在黄老道家影响下,以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去矫正当时奢靡虚妄的社会风气的社会现象。两汉时期的薄葬现象,以及王充、王符等人对黄老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以及元气自然论等的吸收和改造,体现出黄老思想成为了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理论武器。黄老思想的这两种转变,有着相同的理论来源,却有着相反的发展方向,这与黄老思想既有客观唯心的理论框架、又有理性唯物的内在因素有关。向修道理论的转变,对早期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向理性的批判思潮转变,解放了当时被经学禁锢的思想,促进了儒道的合流,也对魏晋时期的“玄学本体论”发生影响。
其他文献
<正>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有这样的推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是高校招生名额太少……于是,出路在扩大
<正> 雪貂是一种极适合流感病毒研究的理想动物。它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病过程和机体反应与人体相似,表现为非致死性感染。主要受感染的部位为上呼吸道,部分动物可有轻度病毒血
<正>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因此,音乐教学始终伴随着节奏教学。尤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与训练应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以往的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
目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病,常发生在交通伤、运动损伤、坠落伤及老年性骨质疏松。此类骨折发生后,常常需要手术治疗,而术后的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是避免关节
以3a生胸径3cm和当年生地径0.7~1.0cm的白榆留圃砧木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砧木处理方式对中华金叶榆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控水处理的留圃乔、灌白榆砧木,嫁接金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的进展第十二讲直肠癌与结肠癌的中西医诊疗概况李国栋,景建中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1病因1.1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属中医学“脏毒”、“便血”、“肠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数百年是"西方"向"诸民族"的文化转型过程,而西方启蒙思潮为各民族国家积累新的文化资本奠定了现代思想的基础。17—18世纪以来,西方诸国俗语文学的经
《美人鱼》的成功为国产喜剧电影的发展带来启示,本文以《美人鱼》为研究对象,从影片创作、品牌构建、营销手段等方面探析国产喜剧电影的发展策略。
《史记》、《战国策》所记荆轲刺秦事文字高度重合,其真实关系究竟为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而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受制于已知材料难以决断,另一方面则是研究方法犹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