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以循环血小板数减少及出血风险增加为特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公认本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血小板自身抗体/CTL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和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由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全长糖基化血小板生成素,能调控巨核细胞分化、成熟的全过程,促进巨核细胞形成和释放血小板。rhTPO起效快,但停药后血小板计数易反弹。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一个主要针对B细胞表面CD20分子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清除CD20+B淋巴细胞,减少抗体产生,使血小板破坏减少。利妥昔单抗有效维持时间较长,但起效慢,早期出血风险大。可见rhTPO和利妥昔单抗作用机制互补,作用时间窗互补,是联合应用治疗ITP的新选择。目的主要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激素无效/复发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激素无效/复发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的给药方案:rhTPO300U/kg qd×14, SC,于第1-14天连续应用,其后可降低给药频率使得血小板计数维持在≥50×109/L即可,具体采取的给药频率由研究者根据血小板计数情况决定,可采取隔日一次、2次/周、1次/周、或者其他给药频率,第29天停药。利妥昔单抗100mg qw×4, ivdrip,分别于第1,8,15,22天应用。受试者住院治疗观察至少22天。如病情许可此后可在门诊随访观察至首剂rhTPO及利妥昔单抗治疗后3个月。治疗结束后每月随访一次,至首剂rhTPO及利妥昔单抗治疗后3个月,有条件的可继续跟踪随访。从首剂治疗开始12周无效(NR)者退出本试验。结果40例患者23例完全反应(CR:血小板计数芝100×109/L且没有出血),32例有效(R:血小板计数>30×109/L并且至少比基础血小板计数增加两倍,且没有出血),8例无效(NR:血小板计数<30x109/L或者血小板计数增加不到基础值的两倍或者有出血),对其中16例有效患者进行随访至第90天,其中5例复发(获得CR或者R后,血小板计数再次低于30×109/L或者有出血)。中位起效时间为7天,中位疗效持续时间12周。经标准剂量rhTPO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白细胞、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轻微,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缓解。结论rhTPO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激素无效或复发ITP有效率高(80%),起效快(中位起效时间为7d),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为激素无效或复发ITP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主要阐述了职业认同感的必要性、数控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分析;以及相应策略来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
本研究旨在从Hasan(1989)的语类结构潜势出发,对比研究中泰两国酒店网站的在线文本。通过建立小型的语料库,对中泰两国酒店网站上的在线文本进行语言特征的定性分析。研究对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L)为多年生草本,属唇形科夏枯草属,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有文献记载其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之功效,但国内外对此研究并不深入。本实验以夏枯草为
“通道”是要素资源流通的管道。通道经济是依托通道的地缘优势,吸引生产要素资源向通道区域集聚、布局,以推进通道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通道经济随通道性质的演变而存在交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21世纪初期,新的课程标准代替了原来旧的教学大纲,成为了教材编制、课堂教学、考试和评价的主要标准。而教材是课程的物化载
江苏省启东市是省级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市(县),设施农业作为高效农业的主体,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85万亩,新建、扩建基地增加,规模不断延伸,形成了海融、台
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跨国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取得了迅速发展,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不断考验着跨国项目的适应性,尤其是各国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不同程
本论文把成吉思汗祭祀管理现状从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及文化遗产管理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第一至第三章)、结论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研究目的
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区、森林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地带性植被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分析土壤种子库在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