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沉积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建立了分析检测方法,并首次对该粤东柘林湾、汕头港和舟山群岛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的含量、组成、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PAHs的污染水平及生态危害进行评价,这对客观评价研究区域的环境污染现状和水生生物的风险以及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了用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海洋沉积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本方法采用丙酮作为萃取溶剂,在超声波作用下萃取出泥样中的PAHs,萃取液经浓缩后直接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经对色谱条件和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后,各PAH组分的线性范围为1-500ng之间,相关系数0.9921—0.999,检出限0.1-4.6ng,达到海洋沉积物PAHs的检测要求。运用本法对粤东大规模增养殖区柘林湾表层沉积物PAHs进行检测,各PAH组分加标回收率为69.2-108%,总平均达89.2%,相对标准偏差为0.5-10.3%。本方法只需要萃取、浓缩和定容三个步骤,具有简便、迅速、高效、分析成本低的特点。 在柘林湾设置8个采样站点,采样时间为2004年8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出来的PAHs总量为146-929ng/g,平均477ng/g,能检出的PAHs主要是低分子量(2-3环)组分,其中所有站位的优势组分均为二氢苊。LMW/HMW和荧蒽/芘分析结果显示,柘林湾PAHs主要来源于小型渔船的燃油泄漏,而二氢苊等个别组分的浓度已经高于生物影响范围低值(Effects Range-Low,ER-L)和各别站位则存在对生物具严重毒副作用的高分子量PAHs均对海区生物和人类消费者具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减少渔船燃油污染和加强海产品的质量检控。 在汕头港设置了10个采样站点,分两次采样,采样时间为2005年1月和2005年8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1月份沉积物中,检测出来的PAHs的菲含量都超过了生物影响范围低值(Effects Range-Low,ER-L),而且S1、S2、S4、S8和S9站点的二氢苊以及所有站点的“芴+苊”含量超过了生物影响范围中值(Effects Range-Median,ER-M)。2005年8月份沉积物中,检测出来的PAHs的总量为1664-8960ng/g,平均5232ng/g,主要成分是低分子量PAHs;根据LMW/HMW和荧蒽/芘的分析结果,从榕江输入的热解PAHs是汕头港丰水期PAHs的主要来源;所有站点的萘和菲含量以及大部分站点的荧蒽含量都超过了生物影响范围低值(Effects Range-Low,ER-L),大部分站点的二氢苊含量都超过了生物影响范围中值(Effects Range-Median,ER-M),许多站点检出了没有最低安全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