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山地丘陵型城市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温州龙湾区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_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海城市不仅是自然灾害频发区域,也是世界各地人口集聚、经济发达的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海陆交互作用使沿海城市的脆弱性和自然灾害风险水平显著增加,社会经济损失巨大。沿海城市地位的重要性和面临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性,促使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备受关注。温州龙湾区受台风暴雨和风暴潮带来的洪涝灾害影响严重。龙湾区沿海滩涂水产养殖和渔业发达,每年台风汛期,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在该区域开展洪灾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不仅能够弥补沿海山地丘陵型城市洪灾风险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充实和发展城市洪灾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应急预案情景分析(407305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40571006)”为依托,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考察和调研得到第一手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沿海山地丘陵型城市洪灾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程序;开展了温州龙湾区洪灾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这对构建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洪灾风险管理体系,保障沿海城市公共安全、促进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得到以下6方面成果:   1.综合考虑洪灾系统中致灾因素、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特征,对温州龙湾区进行洪灾系统风险识别分析。从气象水文因素、地理位置因素和防洪排涝工程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洪灾系统致灾因素的辨识;从气象因素和下垫面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洪灾孕灾环境分析;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洪灾承灾体,考虑快速城镇化对洪水灾害影响,进行洪灾承灾体类型和特征分析;根据温州台风暴雨洪灾历史数据资料,得到温州台风一暴雨强度相关关系及台风暴雨时空分布规律。   2.根据温州龙湾区中小流域下游山地丘陵地形和不同重现期洪水淹没情景,重点进行了基于情景模拟的暴雨洪水风险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考虑到地面径流、地形起伏和下渗作用等自然因素,基于“雨量体积法”洪水淹没情景模拟方法,利用自编GIS程序模拟不同重现期洪水水面高程和计算不同洪水淹没深度区间对应的淹没面积,并根据洪水淹没深度对温州龙湾区进行暴雨洪水风险危险性评价。本文还根据龙湾区2005年台风“海棠”暴雨实测资料进行典型历史台风暴雨事件洪水淹没情景模拟和危险性评价实证研究。   3.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不同财产对洪水的耐淹性能和洪灾损失程度不同,构建了城镇土地利用类型洪灾脆弱性分类体系,开展了洪灾风险脆弱性评估。运用ARCGIS软件对温州龙湾区航拍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并确定温州龙湾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洪灾脆弱度。温州龙湾区洪灾风险脆弱性评估结论揭示了不同洪水淹没模拟情景下洪灾脆弱区域的受灾面积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脆弱度区域面积的变化规律。   4.根据国内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成本价值估算方法和龙湾区社会经济水平,进行了龙湾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成本价值的估算,并开展了洪灾损失评估。研究表明:龙湾区不同重现期洪灾损失大小排序为瑶溪镇>沙城镇>海滨街道>永中街道;龙湾区不同重现期洪水淹没模拟情景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洪灾损失大小排序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公共事业用地。   5.基于GIS技术,以洪水风险值作为区划指标,据此构建了龙湾区洪水风险区划图编制方法。研究表明:龙湾区从5年一遇洪水到100年一遇洪水,洪水风险区的总面积逐渐增大,高风险区逐渐转化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逐渐转化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的面积逐渐减小,低风险区的面积逐渐增大。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从多角度对沿海山地丘陵型城市洪灾系统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沿海城市洪灾风险评估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温州龙湾区为研究区域开展实证研究。建立了基于情景模拟的洪水风险危险性评价、基于洪灾脆弱度的洪灾风险脆弱性评估、基于GIS空间网格的洪灾损失评估以及根据洪灾损失值与发生概率关系进行洪灾风险评估四部分内容构成系统的中国东部沿海山地丘陵型城市洪灾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程序。   洪灾风险评估研究是一个涉及灾害学、风险学、地理学、环境学、气象学、水文水动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本文虽然在沿海城市洪灾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的研究上作了部分有益的探索,但是相对于本研究领域科学理论的拓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还仅仅是一个开端。洪灾风险评估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而随之而来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迅速扩张的城市交通网络以及迅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与频繁的交通拥堵。如何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解决上述由城市化
Drought is a major constraint in maize production worldwide. We studi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underlying drought tolerance for maize plants grown in two
在沉积岩石学的基础上,对沉积物物源区的追溯、沉积模式的构建和沉积体系的划分历来是沉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重建地质时期古地理环境,并还原当时构造、气候、群落演替和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业态,以其休闲、生态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城乡居民生活、拓展农村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然而近些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一些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观念开始淡薄 ,一些部门和单位艰苦奋斗的氛
随着经济与工农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其在土-水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积累严重威胁陆生、水生动植物生命与环境健康,并最终威胁人类的生存。寻求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面对整体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土地退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土壤盐渍化是当今世界
庞芳(南京市东山小学):我们当前的习作教学到底是否需要教“知识”?对此,我们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是否有明晰的目标和行为?如果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那么针对小学
期刊
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是指在乡村地区产生的旅游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尚未体现出来的,需要特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才能够展现并能促进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能力,着重体现的是区域乡村旅游发
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进入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党的建设,是实现三大任务的根本保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