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来源 :莱阳农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bos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2006年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济麦20、济麦19、烟农19和泰山23四个黄淮海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对垄作、沟垄立体种植、平作三种栽培模式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如下: 1.沟垄立体种植能够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研究发现沟垄立体种植充分利用了垄作扩大土地表面积的优势,增加了光能截获量,并且通过其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及合理的叶面积层次分布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由于沟垄立体种植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较高,为经济产量的提高打下了基础,是小麦取得高产的新途径。 2.垄作能够显著地增加穗部占植株总重百分比,增加同化物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后期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干物质再分配。 由于垄作改善了田间的通风透光状况,使分蘖在拔节后加速两极分化,培育健壮植株,有利于穗粒数的增加和后期千粒重的提高。平作在追求高产时,往往容易造成群体过大,引起田间郁闭,两极分化并不明显,植株瘦弱,极易倒伏,造成减产。 3.垄作能够对光能进行合理的分配,改善植株下部叶片的受光条件,提高其产量贡献率。 垄作栽培改冠层水平为波浪状,增加了光能截获量,垄作栽培使小麦不同层次叶片合理交错,避免了叶片之间的相互遮荫,提高了光能的利用效率。 4.垄作栽培能够显著的改善小麦面粉品质。 垄作改平作的水平种植为垄上种植,使边行优势不仅仅局限于田块四周,改善了田间的通风、透光状况,从而改善了面粉品质。 垄作是高肥水地块培育健壮群体的有效途径,沟垄立体种植是中肥水地块培育健壮群体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ntributes to poor health outcomes including mortality,yet there is a gap in the literature when seeking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
哺乳动物体内的热激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热激蛋白40(Heat shock protein 40,HSP40)及热激蛋白23(Heat shock protein 23,P23)可组装成特殊的分子伴侣复合体,作
为了研究保墒灌溉五种处理(传统覆盖、地膜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留茬、秸秆粉碎还田)与传统耕作对土壤水分、养分、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于2004年至2005年,在杨陵五泉乡进行的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保墒灌溉对土壤水分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保墒灌溉处理土壤水分随深度变化趋势相对较缓,并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生育期内1m土层土壤蓄水量,各处理平均提高21.14mm。同时显著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
Background: Since the completion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health science has been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advances in genetics and genomics.However,the pr
棉花在整个生活周期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危害,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失。其中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的重要棉花病害之一,已遍及几十个国家。近年来,我国棉花黄萎病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成为影响我国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被称为“棉花的癌症”。而且,国内外对棉花黄萎病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比其他作物起步较晚,从而影响了棉花黄萎病抗性育种进程。 本研究利用陆地棉种内和海岛棉与陆地棉种间配制的杂交组合,对棉花黄
A healthy nurse work environment is a workplace that is safe,empowering,and satisfying.Many research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nurse work environments in the 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