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历史,沿海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其利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创造了人类大部分的财富。海洋空间和资源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一方面,沿海地区依靠海洋资源取得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寻求两者的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研究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环境耦合关系,以更好的了解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同发展状况,为合理调整陆域和海洋产业布局,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及推动沿海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将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河北省经济和海洋环境2003—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定性描述与定量统计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及海洋环境现状;借助熵值赋权法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运用容量耦合系数模型,计算了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评价了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此后,分析了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方案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4年河北省经济稳步发展,海洋环境水平不稳定;整个沿海地区及沿海各市的经济与海洋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系统协调类型分为失调衰退型、勉强协调发展型和协调发展型,主要处于拮抗和磨合阶段,系统整体向良性有序方向发展。其中,秦皇岛经济—海洋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其他两市稳定。(2)在对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中发现,虽然在研究区间内,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不和谐因素。(3)针对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和方案。具体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海陆联动发展;重视科学技术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