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法生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甲基吡嗪-2-羧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第二代口服降血糖药物格列吡嗪、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阿西莫司以及抗结核药物5-甲基吡嗪-2-羧酸甲酯等。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的5-甲基吡嗪-2-羧酸合成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建立了底物2,5-二甲基吡嗪和产物5-甲基吡嗪-2-羧酸的液相分析方法。从100余份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能够高效催化2,5-二甲基吡嗪合成5-甲基吡嗪-2-羧酸的菌株ZJB-LLJ。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P.putida ZJB-LLJ产单加氧酶的发酵生产条件,确定了最适发酵条件为:在500 mL摇瓶中装液100 mL,接种12h的种子液,温度为30℃,pH为7-8,以对二甲苯为唯一碳源,诱导培养12 h后添加底物的实验结果为最好,同时采用分批流加的方式积累产物最快,转化528 h后5-甲基吡嗪-2-羧酸可达20.41 g/L,产率达到75.6%。在以上条件下,添加适量甘油有利于产物的积累,结果显示,再诱导培养8 h后保持甘油量在0.004 mol/L时可以时产率增加20%。同时进一步考察了静息细胞氧化过程中缓冲液pH、温度、底物浓度等参数的影响,得到了最适反应条件:温度30℃,缓冲液Tris-HCI,pH 8.0。确定了 10ml体系最适的菌浓度为0.01 g/ml,最适底物浓度为23 mM时催化转化12 h后的的转化率与产量分别为67%、2.21 g/L。以上结果表明,P.putida ZJB-LLJ在生物合成5-甲基吡嗪-2-羧酸中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2018年9月18日,古城滁州迎来第三股“西气”,每月向居民增供60×10 4 m 3天然气。滁州瑞通燃气公司成为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第388家分输用户。受益于近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
为提升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基于工程实践项目提出面向创新创业竞赛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介绍面向工程项目的
截至2014年底,全国法律援助管理机构数为474个,法律援助机构数为3263个,其中行政性质机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分别为1530个和628个,这两类机构占机构总数的66.1%;全额拨款事
本文在对“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这两种基本调解理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法院调解中存在的一些以调代判、久调不结等损害司法权威的行为,通过文化解释和权力解释等路
目的探讨吸烟对α1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和Ca^2+通道拮抗剂类药物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单一或联合用药对入选的3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四周治疗,并分析吸烟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