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反贫困的财政政策研究

来源 :内蒙古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即使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仍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以消除,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发挥集中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精准扶贫提高脱贫实效,贫困地区面貌焕然一新,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贫困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脱贫攻坚完满收官提出了反贫困工作新的时代命题,巩固脱贫攻坚现有成果并防范返贫风险同等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多处我国边疆地带,民族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反贫困任务更为艰巨。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脱贫攻坚后的反贫困工作中应发挥其治理效能。本文旨在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研究少数民族农村牧区反贫困的财政政策效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归纳评析国内外学者对反贫困及财政反贫困的相关文献,借助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公共财政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等理论基础,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贫困及财政反贫困现状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发现,财政政策对少数民族农村牧区反贫困产生一定政策成效,为进一步验证各财政政策如何对少数民族农村牧区居民的贫困深度和贫困广度产生影响,本文采取实证方法进行检验,并得出财政支农支出和社会救济支出对于缓解贫困成效明显的结论。在梳理总结的过程中也发现当前支持少数民族农村牧区反贫困的财政政策中存在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不合理、财政扶贫资金的财政治理效能未能充分显现、尚未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存在返贫风险、以及财政政策与脱贫攻坚后新时代缺乏良好衔接等问题。因此,根据实证结论和当前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本文最后一部分提出支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反贫困的财税政策建议,主要有:优化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通过优化投向、提高效率、加强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来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财政治理效能;通过深化扶贫供给侧改革、完善返贫风险应对机制和建立长效性人口帮扶机制来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通过完善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城市贫困与农村贫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来实现后反贫困时代与财政政策的有效衔接。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对于回答反贫困工作新的时代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研究夜班环境中,睡眠剥夺对成年人认知表现的影响。方法纳入48例试验对象,通过模拟夜班工作建立睡眠剥夺环境,试验期间采用持续注意力表现测试、数字广度实验以及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评价试验对象的认知表现。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法分析数据。结果夜班期间的睡眠剥夺会对试验对象的持续注意力表现、警觉性产生不良影响(P<0.05);与夜班开始时比较,夜班结束后,试验对象的正确数量减少,错误数量、错失数量及反应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