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方法研究南海北部天然气渗漏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北部是我国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点区域,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为油、气的运聚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影响了海洋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本文根据多波束水深资料以及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深水区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的烃类气体来源(天然气水合物、浅层气等)、流体运移通道(包括断层、泥底辟、气烟囱、多边形断层、和管状结构等破裂结构)、海底表面渗漏特征(包括麻坑、冲沟、海底圆丘、泥火山等)的分布及成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南海北部天然气渗漏系统发育,含天然气的流体沿垂向运移通道到达海底表面以喷涌或渗漏的方式进入海洋,称为海底天然气渗漏(冷泉)。海底表面渗漏特征表现为麻坑、冲沟等负地形异常和海底圆丘、泥火山等正地形异常。深水区渗漏系统的天然气可能来自于深部的热解成因天然气和浅部的生物成因天然气,也可能由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而来。(2)首次在中建南盆地北部海域发现了麻坑形成的冲沟,该区域位于南海北部和西部的交接处,主要包含西北部隆起和北部坳陷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区,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流体运移活跃。中建南盆地冲沟的发育经历了麻坑形成、麻坑在流体作用下变大增多、相互联合形成不成熟冲沟和演化为成熟冲沟4个阶段。流体渗漏形成的麻坑是本区冲沟形成的重要基础,前人研究表明该海域地层中垂向流体运移活跃,而冲沟延伸与陆坡走向垂直,即主体走向为SE向,说明沉积物重力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建南盆地位于南海西边界流区域,西边界流一般比较强劲,南海西部中层环流对冲沟中的水流、重力流、侵蚀沉积作用也有一定影响。(3)中建南盆地中部海底大型圆丘的形成也与海底地层中流体运移相关,含气流体向上运移至浅部,被海底的细粒沉积物或者碳酸盐结壳等硬质海底封堵,其内包含的气体与上覆沉积物中的孔隙水置换造成沉积物膨大变形,在海底表面形成规则的圆形隆起,或者含气流体在海底表面以下横向运移,导致上覆沉积物变形隆褶,形成海底大型圆丘。(4)南海东北部泥火山的新发现。南海东北部主要包含两大构造单元:东部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主动大陆边缘(叠瓦状增生楔)和西部伴随南海扩张形成的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海域内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前人在地震剖面、浅地层剖面和多波束水深图上已经发现许多或大或小的泥火山,本文主要利用MGDS(Marine Geoscience Data System)提供的多波束水深资料,处理后新发现了多个中等大小的泥火山。  南海北部海底天然气渗漏指示了该区域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流体运移通道发育会使得海底结构不稳定,造成沉积层坍塌、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给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及海底工程安全带来隐患;渗漏出的天然气通过细菌生物作用和海水中钙、铁结合形成冷泉碳酸盐岩,并且发育出独特的自养生态系统,浅海区域的海底天然气渗漏直接向大气中排放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对碳循环及气候变暖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海底天然气渗漏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大气金属层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还有不少问题需待解决。在大气金属原子离子相互转化的前提下,如何准确地从示踪剂-大气金属原子浓度的变化过程中提取出
  作为描述电离层的形态、结构及变化的最主要参量之一,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是电离层模式等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对象,在现代电离层科学及相关的空间应用中受到了极大
本文是勘探地震学和现代信号处理两个学科交叉的产物,其研究目标是根据地震波传播基本理论和现代信号处理的最新信号估计理论成果,研究新的去噪理论和方法,有效消除低信噪比与三
磁层亚暴是地球空间最重要的能量输运和耦合过程,平均每天发生4次,每次从太阳风输入相当于一个5-6级地震的能量。几十年来亚暴爆发机制一直是日地物理学的一个前沿核心课题。目
我从2009年接触月嫂这个职业,2010年正式开始从业,到现在有六年的时间。加入这行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我特别喜欢孩子。干这一行这么多年,有很多细节都得到客户的认可,之前带过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媒体重要职能之一,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效利用舆论监督的工具,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旗帜鲜明地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弘
该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应用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对胜利地区典型的古生界潜山油气藏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了较全面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与方法方面取得部分突破,根据研
在“双十一”网购大潮中,出现的潍坊元素越来越多,潍坊特产成了网购的香饽饽。如潍坊肉火烧、潍坊肉烧饼、潍坊杠子头、青州隆盛糕点、安丘辉渠小米等,以前只出现在潍坊人的
本文通过对四川安岳石窟中佛像造像的分析,阐释安岳石刻在造像特点、故事情节、人文底蕴上的美学特点。
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我们对速度建模的精度以及成像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问题,诸如储层的裂缝检测,岩性和流体的识别,压裂微震事件的检测等。单分量的常规地震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