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l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研究中,根据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将陆地生态系统分为683类,在此基础上,依据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准则,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确定了128类生态系统作为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并明确其分布地区。然后在综合评价国家级生态系统保护区基础上,运用GAP分析方法,提出了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空缺地区和未有效保护地区,并通过扩建、新建和升级等方式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达到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目的。主要结论如下: 1.运用GAP分析方法来进行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是一种可行的途径。同时,通过本规划的研究,也拓宽了GAP分析法的应用范围,使它不仅适用于物种的保护,也适用于生态系统的保护。这对于GAP分析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2.根据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中国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可分为683种类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240类、灌丛与灌草丛112类,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122类,荒漠生态系统49类,湿地生态系统145类,高山冻原与高山垫状生态系统15类。 3.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评价,选出128类作为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74类,草原草甸生态系统18类,荒漠生态系统类型9类,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类型27类。 4.GAP分析表明,目前尚有27类优先生态系统未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之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与西北地区,另有4类生态系统类型保护面积不足,需要在这些地区建立国家级保护区以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5.通过规划,一共扩建国家级保护区3个,升级25个,新建4个。使保护优先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保护区达到154个。这些保护区分布在全国的7个生物地理区,其中东北区17个,华北区33个,华中区35个,内蒙古-新疆区26个,南部热带区18个,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区12个,西南区13个。
其他文献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体内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可能是表达抗原提呈相关分子最丰富的细胞之一。CD1a 是人DCs的特异性表达标志,成熟DC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变革力量,参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改革开放使当代青年的
目的:比较苏氏正骨法结合外固定与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的疗效方法:本组80例胫骨平台骨折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24-64岁,平均42岁。随机分为外固定组(A组)和内固定组(B组),每组4
目的比较全钢丝加压与传统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两种内固定方法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科收治56例髌骨骨折病人,30例行全钢丝加压固定,26例
<正>目的甲状腺肿瘤是临床头颈部高发肿瘤之一,其恶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发现病灶并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超声、核素显像与两
会议
1975年12月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本文简称《睡简》)是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也为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睡简》书写于战国末年到秦代初年,所使用的字体在篆
观测并研究了2011年10月12日发生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次小地震前4天,五个次声监测站点接收到的异常次声波信号.这五路信号的波形一致,均为"N"形脉冲波,且持续时间基本一致,约在
本文介绍了利用MATLAB/SIMULINK来建立基于空间矢量的PWM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阐述了NS-2仿真平台的体系结构、网络组件以及仿真原理. 在Linux系统下,利用NS-2网络仿真软件,对TCP/IP中的拥塞控制机制做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仿真平台能够逼真而有效地
简短回顾有源电网调节器技术的发展历史,综合介绍有源电网调节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系统结构、补偿电流检测与控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