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直隶教育行政体制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变革是清末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教育行政体制向近代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在废科举、兴新学的背景下,地方教育事务日益繁杂,旧有教育管理体制难以适应需要,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机构改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清末各省中,直隶是率先进行地方教育行政变革的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严修等人的主持下,直隶借鉴日本的管学经验,对省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设学校司管理全省学务,管理新式教育,对各地学堂进行必要的行政管理和监督。《学务纲要》颁布后,直隶把学校司改为学务处,专管全省学校事务,归总督统辖,设督办、参议以及专门教育处、普通教育处、编译处等,进一步规范对教育的管理。裁撤学政后,直隶改设提学司,掌全省教育行政,设总务、普通、专门、实业、会计、图书六课辅助提学使管理全省学校教育,建立视学制度,对各地教育进行督察,督促教育发展。在府州县,直隶设立劝学所作为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管理教育,设劝学总董总管州县学务;仿警察分区办法进行管理,于划分区域设劝学员,对学区内一切学务事宜进行劝导和督促;于各村设村董,协同或帮助劝学员在本村劝学、兴学,并设立宣讲所宣讲教育等。地方自治实行后,劝学所地位下降,从原来专管州县教育的独立行政机关变为府州县教育行政辅助机关。为促进直隶教育行政管理的专门化,直隶设立教育官练习所,提高教育行政官员素质;为支持教育,推进教育普及,成立教育咨询机关——教育会,以补助教育行政管理。在直隶教育行政变革过程中,士绅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通过被任命为官、接受再教育、充当教习和创办新学参与到教育行政管理中,在教育行政官府与地方村镇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士绅通过参与教育管理、创办新学堂融入教育,推动了直隶教育向前发展。直隶地方教育行政权力的扩大、管理的专门化及教育行政机构的完善,促进了直隶教育的发展,使直隶教育摆脱了旧教育的羁绊,步入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
其他文献
哮喘是呼吸道的多发病,疑难病,在发作期主要是平喘,改善呼吸,缓解期主要是扶正,补益,增强抵抗力[1]。儿童哮喘是儿童常见的肺部疾病,以反复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为特征,伴有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应用APP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信息载体。“学习强国”APP依托于手机端,创新了网络思政的新模式,突显了网络思政的新优势,它对于高
目的:建立一套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物资保障决策支持系统架构。方法:采用Pareto图、CVA管理法和价值流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中的有效环节,采用多种
对苹果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并用不同的抑制剂对其进行抑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苹果中初步分离出酵母菌4株,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初
目的对采用低容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患有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0例
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贝原益轩具有丰富的“孝”思想。“理气一体”是益轩孝思想产生的基石,“万物一体”是益轩所主张的孝的范围,“施仁报恩”是益轩所倡导的孝的实践。益轩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行为人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犯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司法实务中,认定容留他人吸毒罪存在的
报纸
国际互联网与其他任何媒体相比 具有两个根本性的特点 一是开放式标准 二是双向交互式通信 国际互联网的商业价值都是从这两个根本特点演化出来的 网络在商业上的价值也越来
教育和电脑游戏似乎是矛盾的,是水火不容的,历来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一个观念就是教育是严肃、认真的,而电脑游戏则是散漫、随意的,是“不务正业”的。正因为如此,教育对
高校具备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工作的便利条件,网络心理咨询具有方便性、快捷性、匿名性、记录易保存性等优势。高校网络心理咨询面临着一些困境:咨询效果及影响因素问题、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