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3-萘基-3H萘并[2,1-b]吡喃化合物褪色速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z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萘并吡喃类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物理及光化学性能,在光开关、光存储及非线性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这类化合物主要的商业应用仍集中在变色眼镜领域,该领域要求有机或无机掺杂材料具有快的褪色速度,高的光密度,快的光响应速度及优良的抗疲劳性等。萘并吡喃作为变色眼镜的主要掺杂成分之一,如何在增强其光密度的同时,加快其室温下的褪色速度,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   本论文开展了加快具有高光密度的3-萘基-3H萘并[2,1-b]吡喃类化合物在室温下褪色速度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   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萘基-3H萘并[2,1-b]吡喃分子,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室温下,在溶液及PMMA中,化合物表现出优良的光致变色性能,开环体(呈色体)具有大的光密度和快的褪色速度,且褪色速度随着取代基给电子效应的增强而加快。   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带有N,N-二取代的3-萘基-3H萘并[2.1-b]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简单的氨基质子化方法,有效提高了该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室温下的褪色速度。实验结果还表明:化合物的其他光致变色性质在质子化后基本保持不变。   3、研究了路易斯酸(Lewis acid)对带有N,N-二取代的3-萘基-3H萘并[2,1-b]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室温下褪色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路易斯酸能有效提高N,N-二取代的3-萘基-3H萘并[2,1-b]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室温下的褪色速度,而其他光致变色性质基本保持不变。
其他文献
《中国农民基本常识读本》知识竞赛评奖结果现已揭晓。此次竞赛由省委宣传部主办,《党的建设》编辑部和甘肃农民报社协办,共收到答卷13,253份。经阅卷、评审和抽奖,武威地委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对合成方法和合成策略上从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有机化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最简便、有效的合成方法和新的合成策略。过渡金属催化的C-
近年来,超分子化学中主客体识别化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学研究者的青睐,基于阴离子在环境、食品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人们对阴离子的识别倍感兴趣,对阴离子识别和检测
环渤海湾是中国经济发展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但伴随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渤海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渤海湾重金属污染问题都是以总量为主,研究重金
8月23日至24日,由贵州省老年摄影学会主办,安顺市老年摄影学会承办的贵州省第22届老年摄影作品联展在安顺市举办。省老年摄影学会会长余安中、安顺市副市长廖晓龙出席联展大会并讲话。安顺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黄玮,贵州省老龄办宣教处处长冯昌泉,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应邀出席。会议由安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离退局局长吴贤仁主持。安顺市委离退局副局长潘玲俐、安顺市老年摄影学会顾问、各市州老
期刊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层状富锂正极材料xL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材料热胀冷缩会给材料在特殊条件下的应用带来负面影响,负热膨胀材料的发现和应用,是解决工程应用中材料热膨胀不匹配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低温工程对材料热膨胀性能的特殊
D1蛋白酶(CtpA)是由叶绿体核CtpA基因编码的分子量大小约为45 kDa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剪切D1蛋白前体(pD1)的羧基端延伸肽段,使pD1转变成为成熟D1蛋白(mD1),从而进行锰簇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