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型并网光伏逆变器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2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发电装置,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不但要满足电网的入网要求,同时必须有高运行效率,而这些目标都是通过对系统中的可控单元——逆变器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的。本文以并网光伏逆变器优化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对逆变器输出并网电流波形控制技术、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多逆变器并联群控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本文建立了并网逆变器三相静止坐标系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对理论模型的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该部分内容是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在深入分析影响输出电流波形质量的因素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重复控制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相结合的复合电流控制策略及其改进方案,并对控制器的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PI电流控制策略相比,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复合电流控制策略能够使逆变器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降低1.5%以上。   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是提高系统电源(光伏阵列)发电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理论角度对扰动观测法与增量电导法两种经典的MPPT算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推导出避免算法出现误判断的量化约束条件。理论分析表明,增加扰动步长可以有效提高算法的抗扰性能。针对实际运行过程中直流母线电压崩溃的现象,本文给出一种具有直流电压反馈控制的MPPT控制器设计方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MPPT控制器可以快速跟踪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在复杂变化的天气条件下实现系统稳定运行。   本文还提出一种适用于共直流母线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的群控策略以提高低运行功率条件下系统的电能变换效率。针对群控策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网电压采样的多逆变器随机主从关系设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理论证明。由两台逆变器构成的实验平台对群控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研究,本文研制了两台并网逆变器实验样机,其中10kW单级式三相并网逆变器用于控制策略及算法的实验室验证;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150kW并网逆变器样机则安装在西藏羊八井进行现场实验研究。除群控策略外,本文所提出的各种控制策略和方法在150kW样机上均得到实施和验证。
其他文献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地区电网往往装设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当电网发生故障而导致母线停电时,满足投入条件的备自投就会动作,合上备用电源给停电母线供电。对于备自投装置如何
强磁场高稳定度电源对于输出纹波电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必须设置有源直流电力滤波器。线性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损耗低的优点,而且无高频脉冲电流和严重的电
学位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输容量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压电力电缆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传统电力系统面临的难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其在实践中应
当今大屏幕显示系统常用于大型能源、通讯监控调度系统,要求必须能高可靠性的进行工作。因此新款的数字投影机需要在提供足够亮度的大尺寸画面的同时,必须对使用寿命较低的光源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看,国企改制与证券市场相运而生,证券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证券市场在国有企业资源配置、筹集资金等方面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应用自动化采集手段对电能表计的数据进行远程采集,取替过去人工现场读数,解放劳动力,提高自动化水平,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趋势,各地电力部门纷纷投入资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双管正激变换拓扑以其内在的抗桥臂直通能力和较低的开关电压应力广泛应用于对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中。然而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如变换器占空比必须小于50%、输出电压电流纹波较大、变压器磁芯单向磁化导致磁芯利用率不高等使双管正激变换拓扑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本文选择双管正激变换拓扑作为基本拓扑,将软开关技术和组合技术应用于该拓扑,在保留其优点的同时,对其存在的一些典型缺点进行研究改进。本文首先对双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高精度、高集成度的电子仪器应用于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中,而这些的二次设备的耐雷水平是很低的,一旦遭受了雷击,产生的破坏后果是难以估计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