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历史的积淀下所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富,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基础,因而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社会也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的热潮,取得了些许成果。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仍然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仅仅依靠政府单一推广很难有所突破。在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背景下,以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广泛合作的治理模式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提供重要途径。本文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传统刺绣为例,对漳州传统刺绣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艺术文化价值、教育文化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进行系统梳理,在肯定其多元文化价值具有推广意义的基础上,从合作治理视角切入,分析当前漳州传统刺绣的推广现状和推广瓶颈。本文剖析了当前漳州传统刺绣在推广中存在自身的发展局限、政府在合作治理中统筹扶持力的局限、合作推广路径的局限以及合作制度的缺乏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合作治理模式发展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依赖关系,如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局限、强化政府在合作治理中的统筹扶持能力、拓宽合作推广路径、构建合作治理机制等对策建议。本文以求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作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