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理财业务以其利润高、收益稳定已经成为国际国内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业务之一,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所蕴藏着的巨大利润空间和无限商机,正在成为国内外银行同业的竞争焦点。 自2001年,农行推出了“金钥匙理财”品牌以来,农业银行在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战略构想下,不断创新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完善管理和运作体系,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中国农业银行提升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但综观其具体运作情况,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缺乏实质性内涵,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中国农业银行的一名员工,本文作者试图借助“个人理财业务”这一载体,为中国农业银行全力打造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本文尝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以生命周期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金融功能理论为依据,运用比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方法,首先扼要介绍了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概略,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该项业务的现实意义。 农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实证分析表明,该业务在农行已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人理财业务很大意义上是农行对客户经济利益的让渡; (二)农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承担了较大的成本; (三)个人理财业务潜在的风险较大; (四)目标偏离个人理财业务本身; (五)理财资金的管理不规范,监管难度较大; (六)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考核激励措施。外部环境和农行内部构成上述问题的主要成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分析比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新趋势,借鉴其先进做法和经验,从中获得更好地拓展中国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启示。 针对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经济收益不高、负担成本较重、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本文分别从重点突破、银客双赢、资源共享、综合开发、科技领先等方面阐述农业银行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思路与现实选择。 最后本文对中国农业银行拓展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方案设计:一是个人理财产品设计与开发;二是科学合理选择产品的定价策略;三是精确设计产品分销渠道;四是建立健全个人客户评价体系;五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六是完善业务组织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现代金融理论与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实践相结合,从问题到对策,从现状到趋势,从概念到操作,针对目前农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拓展中国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策略。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但在取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劳动力的供求结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旺盛;
近年来,幸福一词频频出现,一度成为两会的热点。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人们有可能在今天的生活中寻找到幸福,他们在工作中必须幸福。工作幸福感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工作效率,作为
在过去的28年,出口导向型战略使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一直保持着高速度增长。有人甚至认为,出口导向战略曾是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伟大成就的"引擎"。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间接和有限的,仅仅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燃料"而不是"引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社会和经济的内外部失衡不断扩大,已经影响到宏观经济
农村专业市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产品和农村工业产品的流通和销售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不可替代
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生产国和贸易国,中国的渔业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产品的出口也对推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非传统贸易壁垒却制约着中国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教材提供的情境素材中挖掘蕴涵的价值观教育,使教育、教学过程真正融为一体。并通过具体的案例,从多层面、多角度阐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