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胚珠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fei7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单子叶模式植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胚珠在有性生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胚珠发育机理的研究进展一直比较缓慢,尽管研究者们已经筛选出了一些调控水稻发育的相关基因,但是对于胚珠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调控情况,仍然不能给出一个比较明确而系统的阐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我们分析了水稻胚珠4个发育时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OVR1)、功能大孢子有丝分裂时期(OVR2)、成熟胚囊时期(OVR3)以及开花后两天(OVR4))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在4个发育时期中,分别检测到了 25401、23343、23647以及23806个基因的表达。我们对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在两个样本中表达量差异倍数≥2,且FDR值≤0.01的基因定义为差异表达基因,对相邻发育时期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筛选,在3个比较组中(OVR1-vs-OVR2、OVR2-vs-OVR3、OVR3-vs-OVR4)分别筛选出了 2425、200和2017个差异表达基因。我们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了 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细胞组分合成、膜结合的细胞器以及生殖调节相关的基因在胚珠发育过程中被高度表达。我们也发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相关的基因在胚珠发育的不同时期变化较大,从基因表达(主要包括OsPIN、OsYUCCA、OsIPT、OsARR、OsPUP等基因家族的基因)水平为胚珠发育过程中孢子体组织对雌配子体的作用提供了证据。miRNA能够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不同的生物学活动,因此对其表达变化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揭示miRNA在胚珠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我们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稻胚珠4个发育时期中mi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了 486个已知miRNA,其中在OVR1时期鉴定出421个,OVR2时期鉴定出378个,OVR3时期鉴定出364个,OVR4时期鉴定出366个,并预测到204个新miRNA。在相邻的发育时期之间,我们分别筛选出了 56、65、11 个差异表达的 miRNA(如:osa-miR393、osa-miR396、osa-miR169、osa-miR159、osa-miR164),这些miRNA有可能在胚珠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结合水稻胚珠发育的基因表达情况以及水稻降解组数据库,我们对207个已知miRNA鉴定到了 916个靶基因。对这些靶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一大类靶基因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以此我们提出在水稻胚珠内孢子体胚珠组织miRNA对雌配子体可能的调控作用。同时我们也揭示miRNA对水稻开花后珠心组织的程序化死亡过程可能的调控作用。DNA甲基化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现象,可以在不改变细胞DNA碱基序列的条件下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对水稻4个发育时期胚珠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受精前的胚珠发育过程中,甲基化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受精后,甲基化水平略有回升。我们将差异甲基化区域与参考基因组进行了比对,对这些区域包含的基因进行了统计,在O VR1-vs-O VR2,OVR2-vs-O VR3、OVR3-vs-OVR4中分别得到了 464、428以及256个DMR相关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了 GO功能注释,结果发现DMR相关基因在细胞(G0:0005623)、细胞部分(GO:0044464)、细胞器(G0:0043226)、结合作用(G0:0005488)、催化活性(GO:0003824)、细胞学过程(G0:0009987)、代谢过程(G0:0008152)等条目富集程度较高。通过检测到一系列基因(如bHLH家族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在胚珠发育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也推测DNA甲基化作用也能参与到对水稻胚珠发育过程中孢子体胚珠组织以及雌配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调控,以及对受精后珠心组织的程序化死亡的调控。总体来说,我们以水稻胚珠的4个发育时期为研究对象,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水稻胚珠4个发育时期中基因表达、miRNA表达以及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特征,初步构建起水稻胚珠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为揭示其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作为复杂流体中两个典型的模型,可压缩Ericksen-Leslie双曲液晶模型和Navier-Stokes-Maxwell电磁场模型分别描述了液晶分子在可压缩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可压缩Ericksen-Leslie双曲液晶系统的适定性,以及严格证明了给定流体速度时其极限的存在性和尺度化的波映射到热流的极限.本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带Ohm定律的尺度
基于长江重庆海事局的航运交通事故数据、流量数据和管制数据,长江航道测量中心的航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的能见度观测资料,利用加权综合、层次分析等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开展长江重庆航道大雾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长江重庆航道大雾灾害风险等级呈现出"自西向东,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中等及以上风险的大雾灾害航段主要位于江津至忠县一带,约占长江重庆航道总长的59%,其
在轻质变形合金中,含长周期结构相的镁稀土系合金以其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对其机械性能的改良和微观结构的表征。镁稀土系合金优良的机械性能主要来源于其中所含的长周期结构相。长周期结构相是镁稀土系合金中一种重要的析出相,具有细化晶粒、为宏观变形提供额外的滑移系、阻碍位错运动、储氢等多种性质。本论文基于晶体学理论,对四种较长周期的密堆长周期结构相的堆垛序列和对应的空间群进行
近些年来,电磁离子回旋(EMIC)波一直是地球磁层物理的研究热点,原因主要在于其对磁层粒子的损失效应。EMIC波可以通过回旋共振快速地将辐射带高能电子沉降到大气层,从而影响着地球辐射带的动态变化。由于辐射带电子会对在轨航天系统造成重大危害,EMIC波的存在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能电子造成的空间天气灾难效应。不仅如此,作为一种重要的环电流耗散机制,EMIC波还可以通过回旋共振造成环电流质子的沉降损失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转变,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管理理念的转变。以成都为例,借鉴国内外经验,对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城市周边的绿色系统规划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足跟痛是骨科及疼痛科门诊较常见的疾患。足底筋膜炎(PF)作为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目前PF的发病机制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与足底甚至整个下肢的生物力线改变有关。PF的治疗手段多样,临床上常采用不同方式来改善症状。本文就PF的病因、诊断及生物力学康复治疗作一综述。
报纸
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干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疾病。BPH/LUTS一方面因增大的前列腺体积(静力因素)所致,另一方面由前列腺张力(主动张力与被动张力)增加与膀胱失代偿及过度活动(动力因素)引起。最新的研究表明,平滑肌肌球蛋白Ⅱ(SMMⅡ)与SM的主动张力有关,而非肌肌球蛋白Ⅱ(NMMⅡ)可能与细胞增殖凋亡有关。目的:探究前列腺肌球蛋白Ⅱ同工异构体的表达和功能。方法:本研究通过竞争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3D打印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 LLD)补高鞋垫的拓扑结构及其对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人工变密度法的固体各向同性惩罚微结构模型对鞋垫中后部进行拓扑结构优化,根据鞋垫受力区域分块进行力的加载和边界条件的设置,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方式打印热塑性聚氨酯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补高鞋垫。将该鞋垫应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