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技术是否有效地在民众中散播和应用,成为衡量这种技术社会价值的关键。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学者都注意到了科学技术的传播行为,使之成为一个多学科关注的问题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传播与地方社会文化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的研究,适用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交叉领域提供的独特考察视角。本论文拟以安徽省芜湖县周村苗木种植技术传播为个案,从采纳技术的农户在创新-决策过程中的行为,透视技术传播与村落社会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理论依据为传播学领域的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和文化生态学领域的文化生态系统结构。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对创新的采纳者有着详尽的分析,并且提出了采纳者的分类方法:按照采纳时间先后分为五类。在罗杰斯的研究中,还对采纳者的个性特征,以及不同阶段的采纳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文化生态学理论由斯图尔德提出,在其中的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中,将文化系统分为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在系统中呈现出与人类主体和自然界之间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本文主要采用了参与观察法及结构式访谈,对周村的苗木种植技术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同时配合了问卷调查法,对全村依旧居住当地的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对每一户接受调查的村民就调查问卷内容进行了简短的访谈。
本文在分析中,先从采纳者入手,依照罗杰斯的扩散理论,对采纳者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类的采纳者的特性进行分析,个案解析了周村苗木种植技术采纳者的创新决策过程。在对采纳者分析的基础上,依照斯图尔德的理论框架,从物质技术层、社会制度层、思想观念层三个方面,从采纳者的行为角度出发,探讨新技术传播与当地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提出了在创新扩散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采纳者所遇到的采纳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