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等问题,近几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过去的“独生子女”政策逐步调整为“全面二孩”,但是短期内二孩的生育数量并没有达到理想预期。很多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主要是担心生育会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导致更大的经济压力。通常生育会对女性收入会造成负面影响,孩子越多的女性,往往收入越低。这种现象在劳动经济学上被称为女性的收入惩罚。发达国家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而我国计划生育严格限制了家庭的生育数量,可能会削弱女性收入惩罚,另外“独生子女”政策时期计划生育在城市和农村,以及不同省份的农村地区规定了不同的计生数量,这种政策的异质性很可能对女性收入惩罚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异质性,利用CFPS 2012年数据分组识别了子女数量对我国女性收入影响的因果效应,并采用男孩偏好做工具变量,解决模型中的内生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城乡分组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和城市女性均存在收入惩罚现象;对农村样本按照计生数量分组的回归结果显示,计生数量为1的农村地区收入惩罚不显著,计生数量为1.5和2的地区显著,而且计生数量为2的地区收入惩罚更严重。此外,本文还考察了女性收入惩罚产生的两个可能原因——人力资本和补偿性差异,发现子女数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城市女性参与在职培训的概率,但是对城市和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在“全面二孩”背景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生育二孩的家庭进行财政补贴、完善女性就业保障体系、加强幼儿托管资源配置等手段减弱女性的收入惩罚,提高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