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中医形象研究——基于四个海外主流网媒中医报道的实证分析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in_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彰显文化自信的独特内容。2020-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医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表现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海外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欧洲时报》和《联合早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海外媒体对中医形象的建构以及中医海外媒体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爆发前,海外主流媒体呈现的中医主要是作为西医的替代性选择,而文化形象与经济形象,则需要不断加强与规范。新冠疫情爆发后,海外媒体对中医的报道总体数量有所提高,中医药、中医官方机构组织与中医官方政策报道增加,海外华文媒体与英文媒体在态度倾向上也呈现显著的差异。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维度,对海外中医报道文本进行分析发现,疫情爆发后,中医媒介形象不断得到补充,研究对象所呈现出的态度依旧谨慎,而因为疫情的溯源问题以中医药市场所体现的中医学科形象受到了怀疑与抵触。中医对新冠肺炎的疗效,在国际合作的带动下中医文化与经济形象有了新的发展与补充。通过对于样本资料的研究可以得出低语境的话语偏好,传播主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国家权力影响下的意识形态与立场以及后疫情时代对于中医相关内容的传播需求是影响海外主流媒体建构中医媒介形象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深层原因,本篇研究为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策略提出针对海外传播的中医内容应更加本土化详尽化,文本要更贴近海外受众偏好,努力达成多主体国际联动同时细化中医相关发声主体,丰富中医海外传播的中国之声。
其他文献
网络等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女性创造发声与交流的空间,大大提升女性的话语权,但网络女权主义者的话语抗争虽猛烈却易陷入群体极化的窠臼。当前网络空间的性别话语冲突激烈,性别对立情绪严重,不同群体之间甚至出现话语撕裂现象,成为网络舆论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以激进女权提出的“6B4T”主张为切入点,从文本出发理解网络女权抗争性话语实践,基于Foucault的话语理论,尤其是“话语构型”的观点,使用“文本符号—表征
学位
在新媒体背景之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媒介消费的一种途径,在众多短视频内容分类当中,三农短视频发展势头强劲,短视频平台涌现了大批以农业、农村、农民为基本元素进行创作的新农人。依托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三农短视频已经成了乡村振兴的一把新农具,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梳理了‘三农’短视频和新农人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以抖音平台的三农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田野观察法、内容分析法、半结构式
学位
如今“怀旧”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化、全民性的集体事件,形成了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本文以豆瓣小组“假装活在1980-2000年”为个案,将记忆研究与怀旧研究相结合,将青年的记忆实践视为其怀旧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青年的记忆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其怀旧路径、怀旧意象及实践特征,解读青年怀旧的背后缘由,并对当下的怀旧风潮进行思考。本文采取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
学位
在互联网时代中,社交账号作为重要的载体,承载着用户所拥有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具有可继承性。在网络空间中,人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生存产生了大量信息数据,肉身死亡后在各类数字平台中的信息,尤其是社交媒体账号中的各类信息却仍存留在网络空间中,其中包含了逝者数字隐私。如何妥善处理逝者社交账号,同时充分尊重保护逝者数字隐私成为当今人们关心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从使用者视角出发,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学位
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驱动下,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窗口。意见领袖在社交网络信息传播中占据关键节点,对于社会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多数意见领袖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能够自觉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利用自身影响力发挥正面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但部分意见领袖也会出现因自身利益无视社会公共人物应该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违背客观公正的原则立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社会治理的成
学位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和乡村文化的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努力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如何以专业力量推动乡村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便成为新时期媒体技术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本作品是基于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特色产业宣传发掘不足的现状与困境而进行的H5作品创作实践。木玩产业是浙江省云和县特色产业,为
学位
近年来,中国美妆市场的规模稳步上升,竞争也愈发激烈。为抢占更多市场,许多海外美妆品牌在中国开展了多样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却因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不同,出现了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屡屡碰壁。同样作为海外美妆品牌的魅可,却能在中国收获受众的好评与关注,取得不错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在中国美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见魅可品牌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能为美妆品牌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选取
学位
伴随着乡村振兴脚步的不断前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去,将汗水洒在家乡的土地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力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本作品选取了一位返乡创业的90后“新农人”,呈现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返乡创业青年的努力奋斗历程,讲述“新农人”助力家乡、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故事。主人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让乡村发展紧跟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让农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带领大家在致富的道路上
学位
Web2.0时代,即网络由“读”走向“写”,由单向扩散走向了双向互动,网民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消费者,他们变成了更为主动的信息分享者与传播者。电视剧迷作为媒介消费者的一部分,其观剧行为伴随着媒介变迁也呈现出新的姿态,他们积极参与到电视剧文本的重组再造中,呈现出迷群的参与式文化现象。本文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观察和参与到微博超话社区中电视剧迷群的讨论中
学位
《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刊物,它是中国近代刊龄最长的一份大型综合性期刊,该刊续存期间经历了我国封建制度的结束以及辛亥运动、抗日战争等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广告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文本,展现着当时人们物质与精神方面的生活,记录着当时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轨迹。在当代社会认同危机背景下,广告话语是增强主流价值传播力的承载者,它可以通过媒介话语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向心力,在促进社会共识的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