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及利益变化是中国行政改革的根本动力。任何制度的改变都需要动力,如果没有动力推动,制度的变迁是不可能的。行政改革就是依据政府特定的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政治过程。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改革的核心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过程。因此,要想培育和壮大行政改革的动力,成功促进行政改革的展开,就需要从利益这一根本因素着手,需要很好地利用利益动因推动改革的深化。因此,在寻求行政改革的持续动力源的过程中,对利益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利益论的视角入手,对我国行政改革中的利益主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从而提出了培育和壮大行政改革动力的思路。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行政改革中的三大利益主体:政府,利益集团及个人;第三部分对行政改革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即: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重构行政改革环境下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心理契约,中央政府应赋予部分地方政府体制和制度创新的特许权以及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来增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利益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行政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行政改革是要整体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地方、部门的利益有受益有受损是必然的。博弈论告诉我们,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会发生矛盾,各自追求个人利益的结果并不能有效增进集体利益。因此,要想成功推进行政改革就要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保持利益的一致性,打破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的联盟,强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和监督。同时还要使个人、小团体放弃其利益而选择改革,为了公共利益舍弃私利,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使改革在博弈中尽快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