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飞行器回收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了一种较简单、可靠的回收方式,为高速细长体飞行器提供了新的回收途径,并提高了飞行器的有效载荷。首先建立了一种合理的飞行器气动外形模型,并初步确定的飞行器的质量、质心和质量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飞行器再入前的调姿方案,确定了调姿计算方法和调姿控制参数,建立了调姿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了数学仿真。重点对飞行器的再入减速效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六自由度再入弹道数学模型和干扰弹道模型,然后进行了标准弹道计算和干扰弹道仿真计算,给出了仿真结果数据和曲线,结果表明再入减速的效果明显,质量特性偏差、气动参数偏差、初始速度偏差、初始角速率和角度偏差、大气和高空风干扰等对减速的影响小,易于工程实现。飞行器采取了外表面涂防热涂层进行再入气动防热,为了验证防热的有效性,对再入时的气动加热和内壁面温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内壁温度小于32℃,防热措施有效。最后介绍了回收系统方案和伞系统的阻力面积和伞型选择,对回收系统开伞后的弹道进行了计算,着陆速度满足要求。通过优化气动外形设计,选择合理的质心位置,优化调姿参数,控制再入前的姿态差数偏差,通过弹道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减速效果显著,减速后的速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回收系统采用二伞四开方式,尽量提高开伞时的速度,提高回收可靠性。因此,回收方式的技术途径可行,易于工程实现,特别适用于高速细长体飞行器的再入回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许多高层建筑的地基中已广泛使用CFG桩复合地基。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和体型的复杂化,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更加严格,普通的CFG桩复合地基很难满足工程要求。
图像匹配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医疗和军事等领域。只要给定模板图像和目标图像,通过图像匹配算法能够在目标图像中找到和模板图像最
根据目前锻钢轧辊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事故状况,本文针对钢铁企业冷轧带钢生产中锻钢轧辊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锻钢轧辊失效和断裂的表征分析,并对缺陷和发生失效的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中,基于强度折减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反映出边坡的应力场分布,还可以反映边坡渐进破坏过程,不需要过多假设就能直接得到安全系数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综采工作面的更换日益加快,其相应配套设备的回撤也越来越频繁。由于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数目多,体积大,所以其回撤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传统的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