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产P91钢服役五万小时后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91钢因优异的高温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道等高温承压部件。自1987年开始引进至今的首批国产P91钢在超临界机组服役超50000小时,P91钢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使用历史。但与进口P91钢相比,国产P91钢因受冶炼、制管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仍存在组织性能不均匀和高温长期服役数据欠缺等问题。因此,研究国产P91钢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演变规律,既可为我国综合评定国产P91钢管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我国高参数、大容量超(超)临界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布氏硬度计、夏比冲击试验机及万能试验机等仪器对国内某电厂主蒸汽管道用首批国产P91钢原始态、在571℃、25.4MPa水蒸气下服役五万小时以及再经650℃加速热时效500小时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裂机理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国产与进口P91钢原始态的显微组织均由回火板条马氏体加细小的位于板条界和原奥氏体晶界的M23C6及位于板条内的MX碳化物组成,进口P91钢组织中M23C6颗粒尺寸略小于国产钢。在力学性能和断裂机理方面,除了进口P91钢的冲击功大于国产钢外,两者的布氏硬度、拉伸力学性能和微型杯突力学性能相差很小,其拉伸、冲击和微型杯突断裂机理均为典型的韧性断裂。服役五万小时后,国产P91钢组织中的板条马氏体尺寸变宽,亚晶块数量增多,M23C6颗粒发生粗化,且在板条界处有尺寸较大的Laves相析出,而MX相尺寸和分布变化不大;布氏硬度、微型杯突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室温和高温拉伸力学性能均较服役前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其夏比冲击、室高温拉伸以及微型杯突断裂机制仍保持韧性断裂,只是韧窝深度变浅、尺寸变小。服役五万小时后的国产P91钢在650℃加速热时效500h过程中,即总计等价服役20.2年后,组织中原奥氏体晶界及马氏体板条内不断,期间有M23C6小颗粒析出并发生聚集长大,组织中板条马氏体界附近已有的M23C6颗粒尺寸继续增大,最后发生球化,Laves相通过蚕食M23C6颗粒持续长大,而MX相的尺寸略有长大;微型杯突力学性能下降,力学性能参数布氏硬度进一步降低,并接近国标的下限要求;微型杯突断裂方式仍表现为以大量韧窝和撕裂棱为特征的韧性断裂。
其他文献
生鲜商品损耗严重和供需信息不对称已成为生鲜行业的痛点。生鲜经销商作为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桥梁,需提前合理预估生鲜商品的需求量,科学地选择供应商,做好资源的合理配置,让整个生鲜供应链高效有序地运转。在生鲜商品的需求预测过程中,第一步以科学性、可得性、针对性为原则,从产品属性层面和宏观环境层面等方面初步构建了10个生鲜商品需求影响因素。第二步在SPSS软件上计算出10个生鲜商品需求影响因素与需求量
学位
近年来,国内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助老型产品市场需求量巨大,且下肢运动困难一直以来都是老年人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在市场上并未出现针对于老年人的下肢助行产品,因此本文研究了一款针对于老年人集物联化与智能化于一体的下肢无动力外骨骼机器人及其配套使用的穿戴式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论述了中国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现状及老年人所面临的下肢运动障碍问题,接下来综述了无动力型下肢外骨骼及步态
学位
库存积压、市场滞销、货款回收难度大、员工福利待遇下降等实际问题,不仅使礼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对公司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严格、更高标准的要求。对成本的严格把控是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为了有效实时监测成本支出状况,及时调整成本策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采用了专家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的方法、对ZY礼品公司的成本体系进行研究。重点以成本核算方式和成本预测为主,建立了作
学位
一体式行星框架是新型坦克装甲车辆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加工质量对传动装置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一体式行星框架加工过程中引入在机测量技术,能有效提高工艺过程检验的测量精度、减少重复装夹造成的精度损失,并为后续补偿加工提供依据。可见,在机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于一体式行星框架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面向一体式行星框架在机测量,进行一体式行星框架在机测量SPC(Statist
学位
学位
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推动注塑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模具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使得注塑模具行业积累了海量的数字化知识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既有注塑模具知识,快速获取注塑模具设计方案,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现有注塑模具知识重用多停留在设计人员为主体的数据积累再检索重用这一经典模式,该模式能将企业既有注塑模具知识沉淀并重用,但是却难以从产品用户角度出发,优选注塑模具设计方案。导致注塑模具的
学位
氨是氮肥的主要成分,是药物、塑料、树脂和炸药的重要原料,是目前产量最高的化学工业品之一。人工合成氨在工业、农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举足轻重。氮气(N2)是合成氨工艺最广泛、最廉价的氮源。传统的哈伯制氨工艺,需要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推动氮气和氢气的耦合,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电化学催化氮气还原反应(NRR),在常温常压下将N2直接与H2O反应合成氨,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但由于N≡N的高稳定性和析氢
学位
近共晶多元Al-Si系活塞合金,凭借其优越的高温性能,已成为发动机活塞最广泛应用材料之一。活塞作为发动机的“心脏”,长期服役于高温、高爆压环境中,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严重影响活塞的使用寿命,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苛,活塞的性能直接决定发动机的性能,是发动机中关键零部件之一。因此,开发高强耐热Al-Si系活塞合金成为近几年以来众多学者的学术研究热点。本文以Al-12Si-4Cu-2.7Ni-1Mg活塞合金
学位
非线性光学(NLO)在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激光的发明而产生,随着纳秒、皮秒及飞秒激光器的广泛应用,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光学器件在光通信、光信息存储及全光开关等多个领域都显示出其重要性。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可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两大类,以KH2PO4(KDP)、Ba B2O4(BBO)、Li B3O5(LBO)等为代表的无机晶体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非线性系数大的优点,但同时也伴随着易共振吸收、
学位
目前气体燃料/原料尤其是轻烃气体在储存与分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气体燃料/原料后续的使用,必须对其进行分离与提纯。通常来说,在化学工业方面,目前用于气体分离的方法主要是低温蒸馏和溶剂萃取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能耗高,工艺流程复杂和成本高等缺点。为了对气体燃料/原料进行高效节能的分离,研究者们提出了使用固体吸附剂的分离方法。与沸石,活性炭和分子筛等传统的固体吸附剂相比,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