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李家湾方言语音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e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林县李家湾乡地处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东部,属于晋语吕梁片汾州小片,目前关于柳林方言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乔全生、白云等著的《柳林方言研究》(2019)有一章“柳林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将柳林方言内部分为十个小片,指出李家湾方言作为其中一个代表点,其语音特点较为复杂。此著作中提及的是李家湾方言的部分语音特点,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李家湾方言为研究对象。全文归纳李家湾方言语音系统、李家湾方言的音韵特点,分析文白异读的历史层次,以及同属“沿川小片”的柳林城关话和李家湾话的差异。对连读变调、儿化韵、合音、变韵等都进行了分析。全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李家湾乡的概况,点明李家湾方言内部存在的差异。分析柳林方言的研究现状,对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两个方言代表点等基本情况。第二章考虑到李家湾方言内部音系的差异,归纳整理李家湾方言东部(李家湾村)和西部(蔡家庄村)音系及同音字汇。分析同属“沿川小片”柳林城关话与李家湾方言的差异。第三章整理非重叠和重叠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分析儿化韵及其他音变,探讨儿化韵在柳林方言和李家湾方言的差异。第四章将李家湾方言与中古音进行比较,总结语音演变规律,归纳李家湾方言的音韵特点。第五章分析李家湾方言语音层次,描述文白异读现象并探讨文白异读的内部差异。本文分析发现,李家湾方言存在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具体表现在:(1)声母方面,李家湾东部有舌尖后声母,西部则无。(2)韵母方面,李家湾东部存在[、]舌尖化现象,西部则无;李家湾东部有丰富的儿化韵,西部同柳林方言无儿化、无儿尾。(3)文白异读方面,分析李家湾方言的文白异读在个别韵摄上存在新老派的差异,以及文白异读是语音现象也是词汇现象。(4)语音演变方面,明确古知系字的读音及古精知庄章存在两种情况、山摄合口三等章组字的白读音、蟹摄开口呼韵母白读音存在两种情况等。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文白异读的历史层次分析、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如,变韵成因方面仍有研究空间,之后笔者会继续深入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意愿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参与安宁疗护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安宁疗护事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调查上海市16个区228家机构医务人员的安宁疗护从业意愿,分别建立决策树CHAID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安宁疗护从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两种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 704份,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医务人员共4
期刊
学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过去依靠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交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人们的交流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面部微表情可以表达言语以外的信息,肢体动作能更好地进行信息补充说明,声音的大小能传达出不同的社会信息等等,这种多样化的交流方式为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提供给了可能。在选择模态进行交际时,都会带有一些主观的倾向性,为了弄清楚背后的原因,批评话语分析便进入人们的研
学位
洪洞方言处于中原官话与晋语的过渡地带,《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2012)将其归入中原官话汾河片平阳小片。研究内容方面,以田野调查的方言材料和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共时层面描写洪洞县内共计六个方言点的语音系统,对比了洪洞方言内部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的差异;再从历时角度探寻洪洞方言语音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然后综合比较分析洪洞方言与霍州方言、临汾方言和汾西方言在语音上的异同,探讨语音特点的
学位
语篇体裁的概念源自genre一词,体裁分析最初应用于修辞学、文学理论领域;近三十年来,随着话语分析与篇章语言学学科研究的深入,语篇体裁这一概念被正式引进语言学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裁分析理论的研究对象就以论文摘要为主,而且由于该理论起源于外语,将该理论用于汉语文言文语篇的研究微乎其微,因此本文试图对体裁分析在古汉语文本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北宋沈括所撰《梦溪笔谈》,其中的自然科
学位
传统修辞学将隐喻与转喻视为语言的点缀,强调它们修饰语言的功效。事实上,隐喻与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们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与概念体系之中。隐喻基于相似性的在两个概念之间形成映射,转喻则基于邻近性(相关性)在同一认知域内完成映射。隐喻与转喻的区别显而易见,但这并不代表着二者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隐喻-转喻连续统”理论认为传统定义下的隐喻和转喻可以视为“隐喻-转喻连续统”两端的类
学位
越来越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入恢复期,恢复期常见症状的管理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已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相关诊疗规范多为专家共识,且尚无中西医结合管理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成立指南工作组,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人群进行问卷调研,确定9个临床问题,在系统全面研究证据梳理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质量
期刊
本文以沁水城西片的中村镇、辛家河村和张村为方言调查点,概括说明三点方言的语音特点和历时语音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对三点方言的语音进行比较,并将三点方言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剖析辛家河村方言和张村方言语音的过渡性特征。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一,简要介绍沁水县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人口概况;二,界定沁水县城西片方言的归属并介绍沁水县城西片方言的研究现状;三,说明研究方法、语料
学位
<正>统编版六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单元中编选的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展现了鲜活可感的画面,具有极强的代入感,是学生朗读品味语言、想象感知画面、体悟写作方法的典型范本。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一碧千里"看似简单,理解起来对于六年级学生也毫无难度,但其背后所展现出的草原天高地阔、草绿丘美的特点以及文中所蕴藏的写作方法,却非常值得学生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将其与"想开去"的语文要素联系起
期刊
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城市,既吸收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经验,又有所完善和创新,整体上恢弘壮阔,臻于极盛。城内分布着规划严整的109个里坊,每个里坊名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既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成果在语言形式上的呈现,也承载着古代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位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隋唐长安城里坊名称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介绍了:选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