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分配以及收入差距问题是一个和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敏感话题,它涉及到民本、民生,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公平公正。因此,2004年-2009年期间,中央出台了六次一号文件,把目光锁定在“三农”领域,表明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调控中国经济的政策取向之一。地处西部的广西,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广西经济总体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缩小广西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本论文从广西总体经济状况入手,分析和比较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统计数据后,发现广西城乡收入存在有较大差距。
论文分析了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因素,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具体来说城乡具有不同的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分布不平衡,固有的自然社会资源,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差异,财税政策的倾斜;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且在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像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乡村工业发展出现停滞,这些影响了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不同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论文提出了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创新力度,做好农民工返桂就业工作,提高二元结构转换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发挥城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的调控功能来推进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产品的品质,适当提高保护价,强化农业投入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等措施来切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