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同时又是组成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保险业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保险市场共有174家保险机构,同比增加3家。2015年,全国保险业保险保费收入20234.81亿元,同比增长17.49%;保险业总资产123597.76亿元,同比增长21.66%;净资产13255.26亿元,同比增长56.41%;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6.30%,创五年来最高水平1。本文通过对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方法的研究,在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文献综述。然后,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作了基本介绍,并针对我国保险行业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对上市保险公司的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之后,阐述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对企业价值评估的传统理论与方法进行评述——即资产基础法、可比公司法、现金流折现法理论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分析了各个理论的评估模型。重点对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了说明,阐述了采用剩余收益模型对保险业上市公司进行估值的合理性。最后,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保险公司进行估值研究,通过财务分析、历史业绩和经营财务状况分析,采用剩余收益模型对保险业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来验证剩余收益模型对保险业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