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藏族分布辽阔,有三大藏区之分,即卫藏、康巴及安多三个区域。若按省级地区来划分,则有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等藏区。藏族的石砌碉房是其民族文化和建筑类型的代表,也是我国传统民居类型和多元乡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产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之下,适应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包含极具特色的地域性生态理念和藏族人民的营建智慧,建造材料选取地方资源,以当地石料砌筑而成,外形近似碉堡
【基金项目】
:
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基金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三江源地区乡村系统协调发展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KLKF-2019-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藏族分布辽阔,有三大藏区之分,即卫藏、康巴及安多三个区域。若按省级地区来划分,则有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等藏区。藏族的石砌碉房是其民族文化和建筑类型的代表,也是我国传统民居类型和多元乡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产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之下,适应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包含极具特色的地域性生态理念和藏族人民的营建智慧,建造材料选取地方资源,以当地石料砌筑而成,外形近似碉堡为其标志,故得名为碉房。通天河流域主要位于青海藏区内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其属于康巴藏区的范围之内。现在流域内存有着许多由石砌碉房组成的传统村落,承载着该地区藏族文化和藏式建筑的营建智慧,也可以反映出在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所影响下的生活方式、营建形式和技术特点等情况。而近些年,由于受到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多数村落整体空废化严重,石砌碉房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当地村民未能及时有效的采取保护措施,导致其物质载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营建技艺等逐渐消失。因此,本文以通天河流域内的藏族传统石砌碉房为研究载体,研究其营建技艺,并探究其营建技艺中的工序流程、技术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保护与传承的价值等,为其保护与传承提出科学有效的策略。本次研究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第一章和第二章。对通天河流域内藏族石砌碉房的背景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梳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了解通天河流域藏族石砌碉房营造技艺的现存情况,探究其生成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等相关问题。并且从该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石砌碉房村落、单体碉房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系统的总结出保护与传承该地区藏族石砌碉房的目的与意义,并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做理论基础。1本研究得到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基金计划项目的资助,项目名称:三江源地区乡村系统协调发展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KLKF-2019-006。第二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通天河流域内现存的多个传统石砌碉房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记录,笔者系统的整合并探究了与该地区传统石砌碉房营建技艺相关的环境因素、构成因素和承载因素等,以表现营建技艺的碉房为切入点,对石砌碉房的营建技艺进行综合分析,梳理石砌碉房的整个营建过程和各部分的做法,探究长期以往影响营建技艺发展的因素,系统的总结出石砌碉房营建的工序流程、技术要点和不足之处。并且通过对传统石砌碉房营建技艺的价值研究,分析其保护与现状的问题所在。在借鉴有关技术成果和优秀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科研课题的实践策略,对其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结论部分。本文通过对通天河流域藏族石砌碉房营建技艺的研究,系统的整理并记录了碉房营建技艺的工序流程与做法。同时,结合现代技术优化传统营建技艺,为今后传统石砌碉房的保护与修缮工作提供参考。并将这些优化后的营建技艺使用在新型石砌碉房中,或将传统石砌碉房营建技艺中的营建智慧拓展到其他建筑设计的领域。这样也可使当地藏族碉房及其营建技艺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并将其传统营建技术与营建智慧传承下去。
其他文献
结合新疆喀什河流域某引水式水电站,首先对其运行管理和安全监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接着针对该长距离输水渠道运行问题,分别从渠道水位实时监测、纳洪口水位视频监控、渠堤外部变形自动化监测和渠道智慧化巡视检查等方面提出安全监测优化方法,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优势,实时动态获取渠道运行状态,丰富安全监测数据,规范人员工作流程,弥补传统安全监测工作的不足,为该长距离输水渠道的安全运行奠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文章从社会学、健康管理学的视角,对山东部分院校的大学生展开社会调研,精准分析线上线下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的改进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走向信息化、社会化提供借鉴。
“竖屏看春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晚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国家主流媒体将深度融合理念与互联网思维运用于经典大型综艺晚会的探索。本文从前期的策划、制作、宣发,直播中的全方位联动,以及后期的发酵引流入手,分析了竖屏春晚在移动端的内容流转与再创作再传播过程,梳理并总结了其在媒体深度融合方面的突破性理念与创新性实践。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传统体育,作为中国的特色文化符号为世界所认同。在武术的发展中,除了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武术与舞蹈、武术与戏剧等融合而成的武术剧也促进了其传播与传承。2022年春晚武术剧《乳虎啸春》突破既往武术节目的宏大叙事,将武术与音乐、戏剧化叙事、科技等结合,增强了武术节目的吸引力,为现代化社会中武术剧的发展及武术文化传播等提供了思路。本研究基于对《乳虎啸春》的分析,探讨了现代化社会武术剧美
随着云计算、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存储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健康医疗数据的共享和利用在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临床决策辅助、医疗质量监控、精准医疗和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数据安全、隐私窥视、数据独裁、数据主体自主权不足和社会不公平加剧等伦理风险和社会问题。建立健全人本原则、数据主体自主原则、公开透明原则、责任原则和安全保护原则,是有效规避健康医
博士研究生毕业已经将近三年了,毕业后,我留校任教,除了身份由原来的学生变成了教师外,日常生活主要面对的依然还是书本和学术。尽管如此,在学术上,我还是明显感受到了与以前的不同,那就是,通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这里是西日本的商业和观光中心,发展出独特文化的城市:大阪。新大阪车站两旁,外观上具有与街道景观并列的巨大招牌。临近新大阪车站,沿线有鳞次栉比的大型户外广告牌。让人感受到作为商业都市的活力,同时营造出街道的色彩和风景。位于新大阪车站沿线的"九小时新大阪车站旅馆"是一个向该城市提供中转服务这一新型服务的设施,同时具有与这座城市的景观相融合的外观设计。覆盖在建筑物上的8块招牌与主结构一起,
对于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研究关系,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遥感技术应用对于区域之内地理环境问题导致的灾害可以深度分析,利用数据库给出信息标准,辅助管理决策。下文对于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阶段的主要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调查案例,对于技术的具体应用流程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中的传统文化类融合创新节目一经播出就迅速火爆“出圈”。本文认为,2022年总台春晚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以舞入画”“以画入境”“以境入意”等技艺融合的创新手段再造视觉景观,形成互文的跨媒介叙事与多元的跨媒介传播,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自信及深层的美学精神共鸣,其全新的节目样态为新时期中国电视文艺发展提供了文本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