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甘氨酸碱性浸出法回收铜渣中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ngj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铜资源短缺的现状与铜消费量增长的趋势之间矛盾日益严重,而铜渣作为火法炼铜产生的固废资源,其铜品位大多高于我国铜矿的可开采品位,具有较高回收价值。铜渣成分复杂,铜与脉石矿物嵌布紧密,如何将铜渣中含铜相与其他矿相有效分离是实现铜渣中铜高效回收的关键。本试验选择环保高效的甘氨酸为浸出剂,采用浮选-甘氨酸碱性浸出法联合分离提取铜渣中的铜,以工艺矿物学研究-浮选试验-浸出试验-浸出动力学分析-浸出液提铜试验为主线开展研究,通过选冶联合实现了铜渣中铜的高效回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铜渣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铜渣的铜品位为5.92%,铜以辉铜矿和金属铜的形式赋存在铜渣中,脉石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辉石,铜矿物与脉石嵌布紧密。首先对铜渣进行快速浮选-粗选的浮选流程,在适宜条件下得到铜品位35.17%,铜回收率82.07%的精矿,尾矿铜品位为1.25%。快速浮选将已单体解离的辉铜矿优先选出,而金属铜未被浮选分离。再以铜渣浮选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甘氨酸碱性浸出的方法,在适宜条件下铜浸出率为86.40%,浸出渣铜品位为0.17%。而其它有价金属基本不浸出,表明甘氨酸能高选择性地分离回收铜,浸出将与脉石嵌布紧密的铜矿物有效回收。浸出动力学计算表明,该浸出速率控制步骤是混合控制,在40℃时浸出动力学方程为1/3ln(1-x)+(1-x)-1/3-1=0.02488t,相关系数为0.99158,表观活化能为34.66 k J/mol。在浸出中甘氨酸选择性地与铜络合,形成甘氨酸铜络合物。最后用水合肼还原法处理铜浸出液,在适宜条件下得到铜回收率为98.33%,有效地将甘氨酸铜络合物还原为金属铜,并将生成的甘氨酸阴离子用于浸出流程,实现了甘氨酸的循环利用。本试验采用浮选-甘氨酸碱性浸出法联合分离提取铜渣中的铜,铜总回收率为97.13%,尾渣铜品位仅为0.17%,通过选矿与冶金的联合,实现了铜渣中铜的高效回收,为铜渣固废的回收利用提供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鸡尾酒配方用于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及分析,评估鸡尾酒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病区的10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52例在植入膝关节假体之前,于后关节囊、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处多点注入鸡尾
学位
磷尾矿是磷矿开采与浮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磷尾矿主要在尾矿库进行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资源,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尾矿中含有的磷、钙、镁、硅等有用元素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本文采取两种不同的技术路径对磷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一是以磷尾矿为原料制备矿山复垦基质土,实现“以废治废”,降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成本,改善矿区和周边的生态环境;二是以磷尾矿为原料,进行热法活化工艺
学位
为了满足人类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本文采用撞击流技术耦合水合物法分离低浓度煤层气,进而得到高浓度CH4。以30 mol%CH4/70 mol%N2混合气模拟低浓度煤层气,首先探究了低浓度煤层气在环戊烷(1.0 mol%CP)、环戊烷+十二烷基硫酸钠(1.0 mol%CP+0.0017 mol/L SDS)、环戊烷+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多糖苷(1.0 mol%CP+0.0017 mol/L SDS+1
学位
背景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指因母儿血型不相容,母体针对与其不同的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所产生的相应免疫球蛋G(immunoglobulin G,Ig 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并因此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发生同种免疫性溶血。近年来,自常规给予Rh阴性女性接种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以来,ABO血型不合已逐渐成为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因为免疫
学位
抗菌纤维具有抑制细菌等微生物滋生的优异性能,在家居、包装、医用纺织品等领域有着极高的应用潜力。目前抗菌纤维的基底材料主要是合成纤维,其原料来源于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纤维素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优异,有望代替合成材料成为抗菌纤维的首选原料之一;抗菌剂的选择以抗生素、银、铜等无机抗菌剂和季铵盐、卤代胺等有机抗菌剂为主,存在容易产生抗药性、成本高、易氧化变色、有毒副作用等问题。
学位
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是造成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物。目前,研发高效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是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领域的重要方向。液相吸收法是一种低温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但烟气中一氧化氮(NO)水溶性差,在吸收液中传质阻力较大,导致NO液相脱除性能差。利用铁基催化剂活化过氧化氢(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OH),将NO转化为易溶于水的高价态氮氧化物及
学位
背景与目的鉴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疾病血管病变更加严重并伴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和其他不良事件,因此对于ACS合并T2DM患者的风险评估及预后的改善一直是全世界心脏病学家关注的焦点。目前认为疾病风险增加与血小板反应性及炎症之间有密切关系。炎症是T2DM及ACS患者发病的共同基础
学位
酚类污染物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虽然非均相类芬顿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稳定性高、p H适用范围广、可回收且经济效益好、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势,但是很多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存在易团聚,活性低等缺点,开发活性高、不易团聚的类芬顿催化剂用于降解酚类污染物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浸渍煅烧法成功制备了nFe2O3/MIL-101(Cr)复合材料催化剂,确认了nFe2O3/MIL-101(Cr)复合材料的最
学位
尼龙5X是目前公认的尼龙66替代材料,其技术核心是单体戊二胺的高效合成。传统戊二胺合成方法是L-赖氨酸生物发酵脱羧法,但存在戊二胺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酶活低、酶结构不稳定等不足。多相化学脱羧法因具有催化剂易分离、不受戊二胺毒性影响等特点,逐渐受到研究者们青睐。本论文创新性地采用一步化学脱羧法,以负载型氧化钌为催化剂,开展L-赖氨酸脱羧制戊二胺的研究,为高效合成戊二胺开辟了新思路。(1)利用等体积浸
学位
当今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化石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并提倡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因此,迫切需求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投入使用。生物质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性、可再生性,其热解产物为生物油,可用于生产燃料、大宗化学品原料,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的国家,同时是亚洲第一大花生生产国,每年花生壳的资源约为500万吨,实现花生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