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号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最大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4km,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通过震害调查发现填充墙框架结构破坏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大量的底层架空层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底层出现了“弱柱强梁”的破坏模式,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倒塌,给人民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给人们的心理造成阴影。作为非结构构件的砌体填充墙,其抗侧力性能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工程界的关注。传统的设计往往将填充墙等效为梁上荷载,忽略了填充墙的刚度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而此次震害表明填充墙的刚度等因素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加以认真对待。为了研究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了层模型,结合算例用底部剪力法对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用于分析考虑填充墙影响后的框架房屋在质量、刚度、自振周期以及位移等动力性能较纯框架结构的不同之处,归纳了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其他影响。为了对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数值分析,需要对填充墙提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计算模型,本文对已有填充墙的几何模型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对比,选用了软件SeismoStruct中所采用的等效杆模型来作为填充墙的几何模型。通过模拟已有试验,对比试验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证明了模型参数取值的合理性。采用两种计算方法来定量评估底层架空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大震下的抗地震倒塌能力,1)采用分析软件SeismoStruct对底层架空的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用结构超强系数和结构的变形能力系数来定量化评估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2)采用分析软件SeismoStruct对底层架空的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用结构倒塌率来定量化评估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通过算例分析得知某现有底层架空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抗大震倒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采用在倒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变刚度剪切悬臂杆的侧移曲线来模拟有架空层的填充墙框架结构侧移曲线,并推导出其表达式,用于有架空层的填充墙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地震倒塌设计及评估验算,并采用此法分别对待建结构以及现有结构进行了抗地震倒塌设计及评估验算,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