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多基站分布式结构的同步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大技术瓶颈在于空中接口,即无线传输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天线技术以其有效的抗衰落特性和高的频谱效率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多载波调制技术(OFDM)的每个子信道上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平坦的,可以较好的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将MIMO和OFDM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又可以通过分集达到很强的可靠性。另外,OFDM由于码率低且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而具有很强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时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影响。这样就可以使单频网络使用宽带OFDM系统依靠MIMO技术消除阴影效应。 同步始终是通信技术(尤其是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随着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许多先进的通信技术与系统,如OFDM、WCDMA和TDS-CDMA等,都要求精确地实现载波同步、时钟同步与码序列同步,否则系统的优越性能将得不到保证,先进性也无从发挥。 MIMO-OFDM系统中的时频同步技术需要更多的系统资源开销,并且在分布式MIMO系统中,还需要同时维护若干跟天线之间的同步,有着更大的挑战性。现有的SISO-OFDM中的同步技术不能直接应用到MIMO-OFDM中。总结了现有的包括集中式MIMO-OFDM和分布式MIMO-OFDM系统中的同步方法,并在一种新的分布式三角形小区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前导符号结构,进而提出一种新的MIMO-OFDM同步方法。 该同步方法不需要在接收信号与本地序列之间做OFDM符号长度的相关。其相关长度可以缩短到经典时域相关方法所需长度的1/4,在相关后再对相关值做简单处理即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保持同步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减少运算量,缩短码字同步所需时间。
其他文献
多天线发送多天线接收(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两种技术的结合被认为是未来无线宽带通信最有效的传输技术之一,既可以很好的解决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的多径衰落和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说话人识别技术,凭借其较高的安全性和便捷的使用方式,广泛地被应用于互联网和通信领域,完整的说话人识别系统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笔记本、计算机的个人显示终端的普及,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也纳入了显示终端的范畴,并且己经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成为不可替代的电子产品。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概述了当前世界各国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现状。接着讨论了现阶段存在的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日益成熟,加之IP视频技术低廉的运行成本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出现了新型的IP视频会议系统。它能以更低的码率实现更为清晰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