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微波合成及改性初探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yuan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重点回顾了LiFePO<,4>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了LiFePO<,4>尚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由于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LiFePO<,4>需要长时间的高温烧结和通保护性气体,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因此结合最近几年微波加热技术在无机固体化学中的应用和进展,作者提出了一条旨在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合成LiFePO<,4>的工艺路线——微波法。此外,阻碍LiFePO<,4>实际应用的另一大难题是纯相的LiFePO<,4>导电性能差,尚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在微波合成LiFePO<,4>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包覆和金属离子掺杂对Li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选购合适的家用微波炉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设计适合本工艺路线的微波化学反应器,通过大量试验,成功实现了微波法合成LiFePO<,4>。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G公司生产的一款家用微波炉(WD700),配合以聚四氟乙烯为材料制作的合成腔体和双坩埚反应容器,不仅成功合成了LiFePO<,4>,而且保证了实验结果的重现性。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前驱体的制备方式、微波输出功率、微波加热时间、微波加热制度以及Li/Fe值等对LiFePO<,4>的影响,特别是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体系下,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前驱体采用机械球磨制备、微波输出功率560W、微波加热时间8min。同时,实验还指出,采用两段微波加热法有可能合成出性能更加优异的LiFePO<,4>;Li<,2>CO<,4>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基本不会挥发。 最后对LiFePO<,4>进行了改性初探,包括C包覆和金属离子掺杂。实验结果表明,以乙炔黑为C源,掺杂8wt%所得的LiFePO<,4>/C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148.44mAh·g<'-1>,十次循环之后保持144.74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7.51%;金属Cr<'3+>掺杂对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效果显著;采用共沉淀方式掺杂合成的Li<,0.99>Cr<,0.01>FePO<,4>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153.59 mAh·g<'-1>,十次循环之后保持149.29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7.16%。
其他文献
在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心血管功能的生理机制研究中,深入探讨神经放电的特征,有利于揭示自主神经系统放电活动模式以及在不同模式下放电活动的特点,从神经电生理学的角度加深对
氧气高炉炼铁是以全氧鼓风代替空气鼓风的炼铁新工艺。相比于传统高炉,氧气高炉无论是在能源结构上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
随着社会对资源、环保需求的不断增强,表面工程技术及材料科学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热喷涂工艺及纳米新材料的有机结合,为零件表面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强化保护层,减缓了设
摘要: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温度特性有着重要影响。较窄的应用温度范围是制约现有锂离子电池系统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电解液的组成部分锂盐和溶剂入手,采用四氟硼酸锂(LiBF4)-二草酸硼酸锂(LiBOB)和双三氟(甲基磺酸)亚胺锂(LiTFSI)-二草酸硼酸锂(LiBOB)两种混合锂盐,以及添加低温溶剂丁酸甲酯(MB)来改善磷酸铁锂/石墨(LiFePO4/AG)锂离子电池的宽
颅内高压是神经科的急危重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颅内压变化,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颅内压多是采用腰椎穿刺或开颅
CaB6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由于它的高硬度,低密度,耐酸碱性和较高的中子吸收能力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镁热还原自蔓延法制备CaB6粉末并对燃烧产物进行了焙烧处理,从热
学位
本论文基于硼镁铁共生矿的资源特点,综合考虑了我国现阶段煤炭资源条件和国内金属化还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硼镁铁共生矿金属化还原-选分新工艺。通过实验研究,初步确立了硼镁
TASK通道是一类酸敏感的外向整流钾通道,是两孔钾离子通道(two pore domain potassium,K2P)的一个亚家族,它们在不同类型的神经组织和细胞中广泛表达,并具有重要功能,如可参与设置细
贵州地区具有丰富的锰矿资源,具有经济意义的锰矿有两种类型。一是遵义式锰矿,二是桃江式锰矿。遵义式锰矿矿石以低磷高铁酸性碳酸锰矿为主,是省内最主要的锰矿类型。本论文的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