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以来,技术系统持续进化并改造人类社会的巨大能力与过程令世人称道,为什么技术会持续进化,它又是如何进化的?文章对现代科学技术系统的持续进化的原因、过程和可能达到的若干结果进行了探索,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系统持续进化的原因在于作为系统序参量的科学原理在持续不断的进化。从技术系统的共时结构来讲,技术系统是一种由基本原理、自然现象,需求与目的以及结构的设计四个子系统构成的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具有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关系,能够用协同学、超循环、分形几何学等诸多复杂性原理进行描述。从技术系统的历时演化来讲,技术系统的变化过程要么是稳定的和持续的,要么是突变与革命性的。当作为序参量的四个子系统之中的一个能够稳定的控制着技术整体性的历史平滑期,技术系统的演化是持续稳定的;当技术系统的演化达到临界值,比如可用的技术模块数量激增——使得技术系统的序参量发生突变,从蒸汽机的技术设计这一子系统突变到作为基本原理的卡诺循环,技术的突变期和革命性发展时代就来临了。从技术系统的持续进化来讲,其进化的原因在于作为序参量的基本原理的持续进化。本文论述了18世纪以来三次工业革命中能源技术进化背后的动力机制。从直觉主义、逻辑主义到形式主义,数学的进化决定了对应的物理学的进化三阶段,即直观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而物理学作为技术系统的基本原理,它的进化也决定了技术系统的进化在持续进行。文章最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哲学,即复杂性技术哲学。18世纪以来的技术哲学选取技术的四个子系统之一为切入点而展开,形成了关注技术系统的客体、意志、知识和过程的四个技术哲学分支。但问题在于,现有的技术哲学缺少了对技术系统共时结构的整体性、全局性的整合,缺少对系统不断演化的关注,更缺少对系统持续进化的思索。针对上述问题,复杂性技术哲学应运而生。它以复杂性科学作为其学科背景,以若干不可通约的子系统之间的复杂性关系作为切入点,探索技术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关系和持续进化的奥秘。在技术系统的共时结构、历时演化和持续进化三个层面给出了逻辑演绎过程和案例说明,为21世纪技术哲学的发展贡献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管道的不断扩容、维护、更新,导致道路开挖随处可见,为地面空间带来巨大压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运而生,国家及各省市相关部门相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给各类企业在带来巨大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经过这近20年的迅猛发展,急需在新时代中调整战略管理方式
开花时间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大量研究表明,开花时间影响作物的环境适应性、株型、抗逆性以及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与成熟期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早熟油菜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是油菜育种的热点之一,培育出能在高海拔地区栽培种植的优质早熟白菜型和甘蓝型油菜品种,是我国春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鉴于上述原因,开展对春油菜开花时间性状的研究和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对早花基因聚合和选育新型早熟春油菜品种具有重要
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建筑业安全事故最主要的直接原因。然而,追本溯源,项目前期的设计问题会催生诱发事故的不安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工人的生理、心理状态,使工人
中外学者在以作品类型为标准,统计各类作品构成侵权判定的特征时,不同作品构成侵权的比率有明显不同,其中文字作品或文学作品构成侵权的比率要低于其他作品。这一特征表明作
由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在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西南地区修建了大批水电站。西南地区地震频发且烈度较高,混凝土重力坝一旦遭遇震害就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安全性,开展大坝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混凝土重力坝作为研究对象,对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混凝土的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揭示了坝体混凝土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分布规律,本文主要做
随着地铁在各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了城市运输的中坚力量。而这对城市的交通管理,地铁调度,运输资源的分配,以及城市的公共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地铁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控制系统多为非线性系统,且规模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进而对控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非线性系统的模型通常较复杂,传统控制理论已经很难满足
结合力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书法机器人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体现书法风格,并为机器人在其他复杂任务中的提供较高的参考意义。当前书法机器人的应用以示教为主,为了提高机器
为研究城郊弃土松散堆积体在降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并预测松散堆积体的水土流失情况。本文以北京市沙阳路弃土松散堆积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调查,并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