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炭化策略制备Si@C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迅速占据重要市场。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锂离子电池需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选择用理论比容量(3579 mAh g-1)高、脱/嵌锂电位较低的硅材料代替常用的石墨负极,是一种有效的策略。然而,在脱/嵌锂过程中硅基负极产生的体积膨胀会导致Si颗粒破碎,甚至是从集流体上剥落。同时,持续增长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和较低的电导率使得硅基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严重阻碍了硅基负极的发展及应用。目前,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许多的方法来缓解硅的体积膨胀,如1)减少硅材料的尺寸;2)开发多样化的涂层路线以巩固硅材料的结构;3)构建含有空隙的Si/C或Si/TiO2复合材料;4)构建基于Si的微/纳米二元结构;5)在电解液中添加化学添加剂以稳定SEI膜。所提出的方法确实有效地缓冲了硅的体积膨胀,并改善了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然而,这些方法大多涉及繁琐的多阶段合成过程或昂贵的设备。因此,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性能的硅基负极仍然是一个挑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绿色、通用的方法,即在电极制造过程中,通过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直接在铜箔上碳化商用硅纳米粒子(NPs)与双聚物——聚丙烯酸-聚[环三磷腈-共-(4,4′-磺酰二酚)](PAA-PZS)、聚丙烯酸-丝胶(PAA-Sericin)、聚丙烯酸-N-3,4-二羟基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PAA-DMA)的混合浆液,来原位合成Si@C基负极。此外,在电池组装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导电剂(例如,SP),因此将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并且由于将包括PAA-X双聚合物的碳化、Si@C核壳结构的制备和电极的加工等所有过程整合为一个步骤,从而大大降低了LIBs的成本。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将Si纳米颗粒(NPs)和PAA-PZS两种聚合物的混合浆料在铜箔上部分碳化,在电极制造过程中原位合成Si@CAZ负极。由于Si@CAZ核壳结构在容纳Si NPs的体积膨胀和“双界面工程”在提高Si@CAZ/Cu电极的机械强度方面的优势,以及高导电性的CAZ网络在促进Li+/电子传输方面的优势,所得到的Si@CAZ负极显示出高比容量(1689.1 m Ah g-1),良好的倍率性能(4 A g-1时为1528.1m Ah g-1)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1 A g-1的大电流下,容量保持率仍有77.94%。(2)以聚丙烯酸、丝胶为双聚合物,与Si NPs一起作为原料,通过简单的部分碳化,一步法制备了Si@CAS电极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聚丙烯酸(A)/丝胶(S)的比例和碳化温度对Si@CAS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丙烯酸与丝胶的比例为1:1,且碳化温度为450°C时,所制备的Si@CAS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最为优异,远超只含有一个碳源的Si@CA和Si@CS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Si@CAS负极材料可在0.5 A g-1时,循环200圈后,达到1404.2 m Ah g-1的比容量。同时,该材料的倍率性能同样优异,在4 A g-1电流密度下仍然有1452.8 m Ah g-1的比容量。(3)本论文还制备了另一种Si@C材料,以聚丙烯酸、N-3,4-二羟基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和Si NPs为原料,通过简单的部分碳化,一步法制备了Si@CAD电极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聚丙烯酸(A)/N-3,4-二羟基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D)的比例和碳化温度对Si@CAD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丙烯酸与DMA的比例为1:1,且碳化温度为450°C时,所制备的Si@CAD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最为优异,远优于Si@CA和Si@CD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Si@CAD负极材料可在0.5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比容量可以达到1642.7 mAh g-1。同时,该材料也展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在4 A g-1电流密度下仍然有1748.0 mAh g-1的比容量。
其他文献
传统基于一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构筑的超分子聚合物具有结构单一、稳定性差和性能表现不足等方面的局限性。随着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制备聚合物理论的成熟,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与制备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引入多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协同构筑超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在众多构筑超分子聚合物材料的驱动力中,大环主客体相互作用对超分子化学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环主客体反应是用于制备超
学位
学位
报纸
本文以合成高性能过渡金属硫化物柔性薄膜电极材料为目标,利用简单的合成路径,在表面纯化的碳纳米管薄膜上成功制备了硫化物电极材料,通过调节合成条件,实现了对硫化物电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控制,重点研究不同微观结构的形成机理,探究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构效关系,为研制新型高性能硫化物电极材料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了一步水热反应,通过改变水热反应时间、温度和Co:Mo比例,在碳纳米管压制成的薄膜
学位
学位
随着全球变暖,人类对制冷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的气体压缩式制冷效率低、使用的制冷工质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寻找环境友好、高效节能的新型制冷技术迫在眉睫。近年来,以弹热效应为基础的弹热制冷因其大绝热温变和高制冷效率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开发具有良好弹热效应的新型弹热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择Heusler型Co-V-Ga合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电弧熔炼和定向凝固分别制备了无取向多晶Co-V-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燃烧,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技术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其中锌空气电池由于其廉价,放电平台稳定,安全性高以及具有高的能量密度,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由于锌空气电池在正极充放电过程发生的是析氧(OER)和氧还原(ORR)反应,因而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的ORR和OER双功能催化剂。目前贵金属催化剂虽然具有卓越的电催化性能,但稳定性低、稀缺性以及单个的贵金属不能同
学位
锂金属负极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被称为新一代二次电池的最终负极。而锂金属存在枝晶及体积膨胀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的步伐。为解决锂金属存在的问题,构建三维宿主优化电子/离子的电化学行为是有效的策略之一。本文采用点接触热扩散技术,制备了一系列三维结构的石墨烯薄膜(Praticall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ilm,Pr GO)。将Pr GO作为锂金属负极的三维宿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