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是检测教学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二者真正做到一致,才能更好地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引导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标准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借鉴美国有关课程标准与学业评价一致性的分析模式,研究了2009年至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科试卷与《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初中阶段内容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确定本土化的学业考试和课程内容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分析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编码方法,构建符合物理学科的内容主题与认知水平的二维矩阵;二是研究上海市初中物理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特征,对上海市历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的Porter一致性系数情况进行统计;三是从内容主题的分布、认知水平的分布对两者一致性水平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以及从总体上对两者的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历年物理试卷与课程内容标准的Porter一致性系数在0.59~0.70之间,平均值为0.62,表明二者之间不具备显著的一致性。物理试卷与课程内容标准在内容主题上和认知水平都不具有一致性。在内容主题方面,物理试卷加大了对“电磁运动”主题的考查,降低了对“能量”主题的考查。“物质”主题的一致性最好,“机械运动”主题的一致性较好。认知水平的不一致是造成总体不一致的主要原因,课程内容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上,从低认知水平向高认知水平的要求呈递减趋势,侧重考查学生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这符合刚接触物理学习的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而历年学业考试侧重考查学生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均大幅度降低了“知道”和“理解”水平知识点所占比率,加大了“掌握”与“应用”水平知识点所占比率。同时Porter一致性系数还与学业考试平均分成正相关,与学业考试标准差成负相关。说明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学生考试成绩越高,考试才能弱化其选拔性的一面,才能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通过研究可以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导致学业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不一致的深层原因,如何改进学业考试,使之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从而能真正引导物理的教与学也遵循课程标准,推进中学物理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