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用集群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duane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计算机系统已全面进入“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由大规模服务器集群响应海量请求和处理海量数据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仅仅具有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集群系统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大规模应用的需要,它必须还能够提供连续的服务。所以如何提高集群系统的可用性,尽最大可能避免因系统失效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并设计可扩展的高可用集群系统,已经成为当前集群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高可用集群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个高可用集群系统的框架,并对高可用集群系统的两个重要问题:容错机制和任务分配与迁移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目前心跳检测算法普遍将心跳包的超时时间阈值设定为固定值而导致误判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ARMA预测的双层心跳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ARMA方法预测心跳包的到达时间间隔,动态设置心跳包的超时时间,从而减少对节点状态的误判;针对目前负载均衡分配算法未考虑任务与资源的相关度问题,本文提出一个资源相关度关键的负载均衡分配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任务与各节点资源的相关度,能够在保证系统负载均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任务分配给与其相关度高的资源运行。论文将提出的心跳检测算法应用于容错机制中,负载均衡算法应用于任务分配机制中,并初步实现了高可用集群核心部分的原型系统。对所实现的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系统具有故障检测正确率高、可用性高、负载均衡性能优秀以及任务等待时间短等优点。
其他文献
在当前科研机构的日常办公中,对科研信息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大量的科研信息,如何能够快速的检索到用户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成为近些年来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国内外
为了能更好地支持决策分析,发挥数据的更大价值,数据仓库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联机分析处理(OLAP)是数据仓库最主要的应用之一。本文从提高数据仓库和OLAP系统性能的角度出发,讨论
随着Internet和分布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安全协议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式化的方法是分析安全协议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安全协议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比较著名
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能使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而工作流管理系统则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
聚类是人类一项最基本的认识活动,也是处理数据的重要工具,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该文主要侧重于半监督聚类分析的研究,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方法和观点。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被更多的学者所重视,国家的PKI信息化建设也正在进行。但是,由于PKI和CA证书固有的缺陷,大范围和大规模部署公钥基础设施和应用CA
随着嵌入式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然而系统的功耗却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嵌入式系统的功耗可以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技术范畴内来
关联规则挖掘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而且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它主要应用于发现数据中不同项目或属性之间的有趣联系。随着被收集和存储数据的高速增长,许多业界人士对于从他们
本文通过对基于适配器的异构系统集成技术的分析,结合组件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适配器的数据整合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该平台由一个资源整合
时空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新兴领域。它是伴随着各种应用(如移动通信系统、交通控制系统、运输系统、数字化战场、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的需要而产生的。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