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加入了跑步的行列,跑步时膝关节的不合理运用以及跑步时膝关节的受伤问题一直是跑步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能够科学地、直观地反应跑步中膝角与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相关性研究少之又少,本文重点在于探讨动力学参数中蹬伸腿膝角与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中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峰力矩角度以及屈伸肌峰力矩比值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从而更加数据化地测试、评估、指导跑者科学跑步,怎样避免和预防损伤。从而为跑步训练提供方案,针对存在的不足强化训练,从而科学有效地快乐健身。方法:受试者为成都体院非田径专项的在读学生,根据规律性跑步的年限分为跑步组和空白组。在室内采用CON-TREX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记录并收集膝关节屈、伸肌向心峰力矩,屈、伸肌峰力矩角度,屈伸肌峰力矩比值的数据;在室外使用高速摄影机进行运动图像采集,再利用图像解析软件,收集离地前蹬伸阶段支撑腿膝关节夹角,步频和步幅的数据;整理数据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最终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实验结果:1.跑步组屈伸肌峰力矩均高于空白组,跑步组屈伸肌峰力矩比值高于空白组,跑步组屈伸肌峰力矩角度也优于空白组;2.跑步组膝角大于空白组,且男子膝角大于女子;3.跑步组步频和步幅均大于空白组,女子步频优于男子,但步幅小于男子;4.跑步组中步频和步幅与屈伸肌峰力矩角度有相关性,步幅与伸肌峰力矩有关;5.跑步组中膝角与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均存在相关性。空白组中,膝角与屈肌峰力矩、与屈伸肌峰力矩比值、与伸肌峰力矩角度均存在相关性。结论:1.业余爱好者跑步时膝角趋向于一个范围之间,膝角大于该范围时,步幅可能增大,但同时受伤风险可能也会增大;小于该范围时,同样也会增加受伤风险,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合理的膝角有助于预防膝关节损伤;2.等速肌力测试中屈伸肌峰力矩比值过低的受试者,可能受伤风险更大,这与屈肌力量和离心能力缺乏有关;3经常跑步的受试者等速肌力数据和膝角更加优秀,跑步速度和耐力也更强;4.男子等速肌力测试和膝角测试结果大体上均优于女性,但女性屈伸肌峰力矩比值略好,说明女性膝关节屈伸肌的肌力更加均衡。建议:1.跑者在进行跑步前,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进行动力学参数和等速肌力的测试,发现薄弱环节,在以后的训练中侧重加强,目的是将膝关节损伤消除在萌芽阶段。真正做到无伤跑步。2.本试验过程中,步频和步幅的测试与等速肌力测试结果相关性少有提及,这与实验侧重点和器材、测试者的测试过程误差也有一定关系;膝角和等速肌力测试中各数据相关性还需要更细致科学的研究,本文只研究方法和思路略显简陋,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