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七氟醚、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60只,体重240~250g,随机分为三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异氟醚预处理组(Iso),七氟醚预处理组(Sev),每组20只。IR组:制作可靠的肝缺血模型,肝脏缺血30min,于肝脏缺血前(T1)、肝脏缺血后再灌注30min(T2)、120min(T3)测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以及T3时点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脏的ATP含量,留取部分肝脏做HE病理染色。Sev组:与相应麻醉气体挥发罐相连接的密闭容器,监测密闭容器的七氟醚浓度,当七氟醚浓度稳定于2%,将大鼠置入密闭容器内保持自主呼吸30min,然后取出大鼠晾于空气中10min,余步骤同IR组;Iso组:与相应麻醉气体挥发罐相连接的密闭容器,监测密闭容器的异氟醚浓度,当异氟醚浓度稳定于1.5%,将大鼠置入密闭容器内保持自主呼吸30min,然后取出大鼠晾于空气中10min,余步骤同IR组。结果IR组、Sev组、Iso组分别与T1时点相比较T2、T3时点血清ALT、AST、LDH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Sev组和Iso组分别与IR组相比较在T1时点血清ALT、AST、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Sev组和Iso组分别与IR组相比较在T2、T3时点血清ALT、AST、LDH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IR组、Sev组、Iso组分别与T1时点相比较T2、T3时点血清TNF-α、IL-1β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Sev组与IR组相比较在T2、T3时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o组与IR组相比较在T2、T3时点血清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v组和Iso组分别与IR组相比较在T2、T3时点血清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v组、Iso组分别与IR组相比较在T3时点肝组织MD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v组、Iso组分别与IR组相比较在T3时点肝组织SOD、G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v组、Iso组分别与IR组相比较在T3时点肝脏组织ATP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较,发生缺血相应改变,Sev组、Iso组、IR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组织的能量代谢。